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安丘117处农村中小学撤并 农村中小学共98处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管办如果今年有440万元钱可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前平分到44个学校每个学校也就10万元,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合并后只有13个学校,每个学校平均就获得近34万元钱,杯水车薪就变成了雪中送炭。”

想法酝酿三年

方案多次修改

根据山东省安丘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今年暑假期间,安丘市按照“优化布局,资源整合,遵循民意,就近方便、提高质量”的调整思路,对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共撤销学校120处,其中普通高中 2处,职业学校1处,初中12处,完小39处,教学点66处;新设学校2处,其中初中1处,小学1处;搬迁学校8处,其中高考补习学校1处,初中2处,小学5处。撤并农村中小学117处,目前,全市农村中小学共有98处,学校绝大部分都处于乡镇驻地以上的“城区”。

安丘市在撤点并校前进行了长时间的酝酿,杨明武是这次中小学布局调整调查的全程参与者,他之前是安丘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现在的身份是安丘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他说:“‘撤点并校’的想法三年前就有了,当时关于‘撤点并校’的实施方案不知修改了多少次。”

作为安丘最大的乡镇景芝镇,其“撤点并校”工作量十分大。景芝镇教管办主任宿献杰说:“今年7月份以前,景芝全镇共有各类学校44所,涉及村庄140个,校舍危房改造、办学条件改善任务繁重。虽然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但相比数量众多的学校来讲,几百万元投进去,平分到各个学校犹如泥牛入海。”

“撤点并校”后,景芝镇先后撤消农村教学点19个,合并农村中小学校12所,全镇中小学校由44所调整为13所。宿献杰给记者算了笔账,“举个简单的例子,教管办如果今年有440万钱可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前平分到44个学校,每个学校也就10万元,但现在只有13个学校,每个学校就能获得近34万元钱,杯水车薪就变成了雪中送炭。”

学生数量骤减 教师年龄偏大

安丘市教育局教研室每年都开展学科抽测统计分析,据教研室提供的数据分析,安丘部分农村初中、小学教学质量已经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学生偏科现象非常严重,影响了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安丘以前的教育资源分布太散了,在全市的200处农村中小学中,50人以下的学校22处,100人以下的达41处,占全市小学总数的四分之一,小学校平均生源不足200人。”杨明武说,“作为学生数最少的景芝镇山前小学,只有1个教学班,1个老师和10名学生。”

上世纪70年代,安丘在国家“全民办教育”的大方针指导下,形成了乡村办初中、村村办小学的格局,当时几乎镇镇有中学、村村有小学。

据了解,安丘学生最多的时期大约在1998年,当时达23.5万人,但是现在学生总数仅有9.5万人。以九年义务阶段结业生为例,2003年时初中毕业生大约还有2.9万人,到2010年就只有8816人了。

杨明武分析,导致学生人数急剧下降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贯彻计划生育政策好,人口出生率下降应该说是根本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口流动的加强,现在外出打工者子女也可享受和城里人子女一样的教学待遇,不少家庭是携子女外出打工,当然也有工作调动举家搬迁走的等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农村学校“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弊端日趋明显。

杨明武之前在基教科任科长,可以说对安丘农村中小学的情况了如指掌:今年9月份前,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现代化教学设施无力配备,一些学校甚至还用油印机印试卷;教师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50.1岁,知识水平也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适应新课程教学能力差;专业教师缺乏,英语、计算机等专业课程开设不全,部分老教师别说用电脑了,连电脑怎么开都不知道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学校发展,也严重影响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和水平,阻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导致了教育质量低下。

消除薄弱学绞

缩小城乡差距

就难度较大的景芝镇来说,布局调整到现在,景芝镇目前已投资300多万元,为各学校添置学生机422台,教师机161台,多媒体投影机126台,建成计算机教室15个、多媒体教室13个;投资100多万元,为浯河中学改建了现代化学生餐厅,添置连座餐桌200多张,床铺1500张;引进“佳佳快餐”管理模式,全方位为教师、学生提供贴心服务,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好评。同时,针对部分学生上学路途较远问题,还积极协调村、交警部门为学生安排好校车,并加大校车检查力度。同时教管办进一步精简校干职数,合理调配师资,强化规范管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逐步显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村中小学 数据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