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河南农村教育现状调查:农村学校解困探索的“三个样本”


  “那样的办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付广雷说,“现在,像我们学校这样的条件,在全县农村小学中只能算是中上等,还有比我们条件更好的学校。”

  在2005年以前,襄城县有400多所农村小学,平均每所学校仅有100多名学生。经过一轮合并后,到2005年剩下了300多所。近几年,他们又加大了整合力度,现在只剩下了116所,每所学校有了五百来人的生源。

  “资源整合给襄城县的农村学校带来了新气象,学校也由原来的冷冷清清变得生气勃勃。”许昌市教育局副局长代廷安说。

  但在其他一些地方采访时,很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说,对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更多的是来自群众的阻力和不理解。他们认为孩子太小,跑那么远的路上学一是不方便,二是不安全。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到别村去上学,会被当地的孩子欺负。另有一部分村干部认为,在自己任上把学校给撤了,感觉脸上没面子,是村里的“罪人”。

  代廷安说:“如果把道理给老百姓讲清了,他们大多是会理解和支持的。”

  在襄城县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时任该县教体局局长的代廷安常对老百姓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就要集中。我们是让孩子跑两步路接受优质的教育,还是不跑路、以牺牲孩子的前途为代价接受低质量的教育?

  “解决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势在必行。否则,师资问题难以解决,更不要说优秀的教师了;开足开全课程更是一句空话。因为资金有限,必要的教学设施也很难配齐。”代廷安说,“就是有了优秀的教师、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果一所学校只有几十名、一二百名学生,也是极大的浪费。”

  把新鲜血液输往农村小学

  对农村学校进行调整是一个大方向,但在偏僻的农村,有些学校还有必要保留。那么,面对教师的老化,这部分学校的师资问题如何解决?近几年,固始县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从固始县胡族铺镇往北3公里左右的一条公路旁,有一所名叫杨店中心小学的农村小学。在该校教师办公室,我们看到几位年轻的女教师正在伏案备课。

  “她们大都是这几年县里选聘的新教师。”杨店中心小学校长许广明说,“以前,我们学校教师的老龄化问题也很突出。通过这几年的补充,现在,我们16个教师中的一多半是年轻人。她们的到来,让学校变得比以前有生气得多。”

  为解决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从2006年开始,固始每年都专门定向招聘一批年轻的教师送往农村小学。“我们每年招聘200名左右,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为我们县每年都减员大约500名教师。”固始县教体局党委书记戴志武说。

  年轻教师来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固始县招聘的这些教师年龄都在25岁以下。其中90%以上的是女孩子,“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县的。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小学,白天还好一些,一到晚上,一个空荡荡的大院子,黑灯瞎火的,就一个女孩子,不说她的生活问题如何解决,就是安全也是个事呀!”戴志武说。

  固始县胡族铺镇中心校校长王洪钧说:“2006年,我们镇刘井小学招聘了一名叫冯夏的女教师,她的母亲就在学校陪了她整整一年。别人是陪读,我们是‘陪教’。后来,实在没办法,我们把她调到了另一所条件较好的学校。”

  像冯夏这样的情况也非个例,据戴志武介绍,2008年,他们给该县五庙乡黄岭村小学分去了两名女教师,为了她们的安全,校长一家搬到了学校专门陪她们。

  据了解,正是因为一些农村学校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安全问题无法解决等原因,这几年,固始县招聘的教师也有极个别辞职不干的。

  “如何留住这些年轻的农村教师?我们初步设想,在一个乡镇建一座教师公寓,解决她们的吃住问题。这是让她们留下来的最好办法。”戴志武说,“今年,我们就尝试着利用段集乡原高中的闲置校舍,改造了一批教师公寓,解决了近20名教师的住房,以让她们安心教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连续 学校师生 办公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