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监护不力教育缺失



健全亲子关系,满足子女亲情需求。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安全、信任的基本态度,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使父母转变观念,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条件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的片面观念,要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也应固定一位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当两人都出去时则要改变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具体说来,就是要提高沟通频率,最好做到每个星期或至少半个月交流一次,并在沟通内容不仅仅谈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所有这些努力都可以实现情感补偿,尽量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创新家长学校模式,拓宽关爱平台。为提高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意识和水平,以隔代家长学校、“代家长”学校为平台,不断提升对祖辈等临时监护人的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理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同时,抓住节假日及农忙季节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亲子家长会,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增强家长的监护人意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党政机关的富余人员以及中小学退休教师,在留守小孩较为集中的乡村建立一些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作为社会教育基地,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
开辟家校联系新途径,丰富实践活动形式。以学校和村委会为单位,定期向留守儿童父母寄发书信,让在外务工的父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开通“师长电话”,让外出务工家长随时与老师取得联系;同时规范开展家访、家长座谈、家长会等活动,积极探索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有效模式,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充分挖掘亲子交流新渠道。通过开设“亲子邮路”、“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信、通电话;通过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到外地探望打工父母、爱心电话亭等联系形式,铺架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让孩子们感受父母艰辛,消除情感隔阂,增强自立自强意识。
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监护体系。加速推进融文化、科技、艺术和信息技术于一身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定期组织集教育性、知识性为一体的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另以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文化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场所为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加深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丰富充实“留守儿童”的闲暇生活。

 

【相关链接】

 

谨防留守儿童变问题儿童

 

刘刚只


    暑假即将到来,对于大批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在努力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同时,并没有想到,长期以来把孩子留在家里,导致孩子教育上的缺陷和亲情上的缺失,使不少儿童成为问题儿童,值得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留守儿童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
或“隔代家庭”中。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
在留守儿童现象短时间内还不会消除的情况下,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最大程度的补偿。而根据现在社会的具体的情况,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群体,都对留守儿童给予最大的关注,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做些事情,这是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比如,各级党委、政府应更多关注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针对 “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比如,学校可以同基层组织联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比如,社会团体可以发挥自身的凝聚力,组织协调社会各界给留守儿童尽可能多的帮助等等。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迫切的,同时是很困难的,也是社会必须做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加以切实的关注,做好自己能做的,我们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真正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缺失 外出务工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