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空心化”难解农民“看病难”--贵州毕节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困境”调查
新华网贵阳4月13日专电 (记者王丽)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农政策在农村广泛实施,农民群众有病就诊积极性提高。但记者最近在贵州毕节地区采访了解到,农民群众看病需求增长的同时,基层
医疗资源配给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医护人员总量少、待遇低现象突出,农民群众看病难的矛盾仍未得到缓解。
“空壳卫生院”让惠农政策打折扣
地处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地区总人口738万余人。2003年,毕节地区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8年参合人数达549.3万人,平均参合率92.64%,参合总人数居贵州省第一。
记者最近在毕节地区采访了解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大大方便了农民看病就医,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接诊率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基层卫生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据调查统计,毕节地区现有卫生技术人员6322人,但每千人仅拥有卫技人员0.86人、执业(助理)医生0.46人,注册护士0.32人。而全国2006年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已达3.52人、执业(助理)医生达1.53人,注册护士达1.08人。
毕节地区卫生局副局长邓韬说,这些不仅与全国水平相去甚远,即使按《贵州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规定,毕节地区至少需要卫技人员1.2万人,而目前尚缺5000余人,缺口最大的就是乡镇卫生院。
“相当部分卫生院只有3人至4人,个别乡镇卫生院甚至只有2人,连最基本的防疫、妇保工作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解决当地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大方县理化乡卫生院院长程克勇说,这种情况使合惠农政策推广的同时,农民“看病难”问题依然突出。
与此同时,基层卫技人员学历低,职称低,能力较低现象突出。在毕节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只有15人,占0.64%;大专学历320人,占13.7%。从专业技术职称上看,乡镇卫生院里没有一名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259人,也仅占10%。
邓韬说,近5年来,毕节地区多数乡镇卫生院从未分配进一名大中专毕业生。乡镇卫生院条件差,技术条件落后,职工工资收入低,高层次卫技人员“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
人才“留不住、进不来”
在贵州农村基层医护人员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却存在着人才“留不住、进不来”的现象。
“用不上的人出不去,急需的人才进不来”,程克勇说,卫生院缺乏劳动用工自主权,一方面各种人员进入卫生院就端起“铁饭碗”,另一方面地方迫于财政压力不愿招录毕业生,刚从学校毕业的卫技人员分配不进来在外自行开诊所,给医疗市场管理带来困难。
与此同时,业务骨干和紧缺人员又在加速流失。据调查毕节地区医技人员每年以200人左右速度递减,流失人员大部分以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为主,一些卫生院因人才流失导致瘫痪。农村卫技人才紧缺与毕业生找不到岗位的矛盾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毕节地区卫生局监督执法科科长徐文说,近几年,毕节地区一些县市卫技人员年龄结构出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局面,并偏向老龄化,难以形成人才梯队。
此外,农村卫生投入不足,机构设备缺乏,服务能力低下。邓韬说,对照《贵州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全区达到2005年配置标准的乡镇卫生院不到10个。多数村卫生室医疗器械仅限于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老三件,无法满足农民就医需求。农民如果患稍重一点的病,只能奔波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到县城看病,增加了负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9-04-14/14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