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农村“寄宿儿童”的突现与隐忧




  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有关儿童心理发育与成长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或引进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结构和背景的优秀专职人员。传统的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对儿童心理的引导。因家庭承担了这一责任,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得并不突出。然而当孩子们离开父母,这一责任就必须由另一个主体来承接,它既可以是老师,也可是专职人员,还可以是具备这方面能力的民间组织和个人。通过对这些人员和机构的培养,使他们具备与儿童畅通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减轻他们因离开父母和家庭而产生的孤独和焦虑感,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敞开心扉,倾诉心中所想。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寄宿儿童”的心理发育与成长问题,可以建立专门的档案,及时发现和诊治儿童们出现的心理问题,积极和家长沟通,交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针对性策略。

  再次,学校应加强寄宿制管理,切实保障“寄宿儿童”的安全。毕竟,孩子们因年幼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可能触及一些可能威胁其生命的物体。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孩子们的淳淳教诲,主动排除安全隐患,严禁学生独自外出或外面人员的随意闯入。虽然实行了寄宿制,但学校一般每星期都会放假一次,为确保回家路上的安全,学校可以配备专门的校车予以接送。如果学校不具备此条件,可以临时租借外部车辆,或与相关组织签订接送协议,采取老师随车护送的方法,保证把每个孩子送到家中。

  最后,寄宿儿童的家长也可以有所作为。当孩子离校回家后,可以继续发挥家长在儿童成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当孩子在校时,可以与学校取得联系,询问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状况,也可以偶尔去学校看看孩子,满足孩子对家长的心理需求。(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积累 可持续发展 大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