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儿童”带来的隐忧
多因素的综合共同推动了“寄宿儿童”群体的扩大,随着更多村小的衰败与“倒闭”,政策干预力度的加大和家长们个体理性行为的扩张,寄宿学校将成为孩子们不得不接受的选择。即使他们心里百般的不愿意,然而几近垄断的乡镇小学教育政策剥夺了他们就近学习的权利。虽然“寄宿儿童”的数量将不断上升,且将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基本趋势,但是不论是学校、家庭、孩子还是地方政府显然还未对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更别说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了。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从家庭走向学校,初步认识世界和社会,掌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兴趣和爱好,形成行为倾向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不能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培养。父母和教师的言语、行为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和习惯的养成,影响着他们对是与非、善与恶的判断,他们尚不具备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他们对于这个新奇世界的认识皆来源于父母和师长的教诲和自己不成熟的观察与领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则很好地阐明了教育对于孩子心性培养的重要意义。“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则从反面告诫我们幼时教育对于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所具有的支配性。从这些言语中,都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
教育不只是老师的神圣职责,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因其与孩子的更为密切的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而孩子被迫过早寄宿学校,失去了更多接受父母教诲的机会,显然不利于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不仅如此,性格趋于内向的农村儿童对他们的老师多少有种莫名的恐惧与排斥。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向老师提问,也不会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更别说就自己遇到的困惑和不解向老师请教,他们与老师之间,似乎被某种东西阻隔着,而对父母则没有这种感觉。这将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发育和性格的养成,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寄宿儿童”问题的突现还可能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在农村,一般6岁的孩子开始上小学一年级,还不具备完全自理生活的能力,在某些方面还需倚赖父母的照顾与示范,如穿衣、洗漱、整理书本和文具、洗衣等等,他们缺乏保暖防寒、讲究个人卫生的自觉意识。进入学堂前,每人因家庭(教育)情况的差异掌握的自理生活的知识和具备的自理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即使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之说,可要苛求一个6岁的孩子具备这些能力,未免也太过残忍。
不仅如此,由乡镇政府政策推动的寄宿教育尚处在“初级阶段”,缺乏寄宿所需的房屋、床铺、优良的卫生条件,更缺乏管理经验和专职人员。毕竟,对于儿童不能只是简单地照顾其生活起居,更为重要的是辅助其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若没有懂得儿童心理发育专业知识和性格谦和、善于与孩子打交道的专业人员,他们的成长必然出现很大的问题。即使能够保证他们的生活起居,还得有效防止他们形成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如何保证二者间的平衡,对儿童的成长也至关重要。所有这些,在未实施寄宿教育前,都是家长们的责任,即使不够专业,却也基本满足了他们的基本需要。乡村根本就没有专门从事儿童心理学习和照料的机构和个人,而寄宿制的实施和即将开始的扩张,对这类组织和个人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如何平衡供需之间的矛盾,乡镇政府在推行寄宿教育前必须思考这一具有根本性又十分棘手的问题。
“寄宿儿童”的校内校外安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校内,必须排除一切安全隐患和潜在的危险,撤掉可能威胁孩子生命安全的设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每周放假时,如何保证孩子在学校与家之间路途的安全问题,也是学校必须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难题。
可能的措施
对于“寄宿儿童”的突现,必须用前瞻性的眼光预测可能带来的各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实施全过程的监控,加强防范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乡镇政府应放缓集中小学教育政策的实施,并加大对乡镇中心小学的投入,添置寄宿所需设备。即使集中小学教育、推行小学寄宿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大势所趋,也必须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稳妥地实施。可以采取分步骤、分村落、分年级,先摸索和积累儿童寄宿教育的方法和经验,待时机成熟、条件改善的情况下,推广实施。先吸纳乡镇中心小学附近的村落的高年级学生,逐步改善和提高教学方法,积累教学和管理经验,逐渐增加寄宿教育所需的房屋、床铺,提高卫生水平,满足扩大化招生对寄宿条件的需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9-03-04/14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