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希望小学荒废背后:希望小学还有再建的必要吗


  田科举:那时候就是危房要消灭。

  津洋口镇的情况如此,那么整个长阳县的情况如何,我们记者也采访到了时任长阳县办公室主任的刘永常。

  刘永常:90年代初期我们有600多所学校。

  长阳因为地处山区比较贫穷落后,所以90年代中期大多数村民分散而居,为了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书读,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现象,同时由于分级管理,县管高中,乡镇负责初中,小学直接由村自己来办学,所以村里办学的主动性就更强。

  刘永常:村长们、书记们、乡镇的领导都争相的办学,互相攀比,大家互相竞争,说你能办学我也能办学,本来这个学校,我们邻村的学生都可以到这个学校上学,但是后来你办得起学,我也办得起,所以我们村里也办学,好像成了那么一种竞争的态势。

  记者:当时在普九的时候,这么大量的上学校,是一个硬性的要求吗?

  刘永常:应该不是一个硬性的要求,当时说的普九,规定什么时候98年必须接受验收,这个上面是有要求的。

  涂猛:普九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旧房,在改造学校的时候,有没有去认真规划,改造之后它能存在多久,符不符合现有教育的整体布局,这方面我们分析它还是有一些不足,特别地方政府在规划方面,整顿方面还是有些不足的。

  对于一个地方重复建校,进而造成浪费的现象,现任长阳县县长马玉国有自己的观点。

  马玉国:当时建这么多学校可能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我们现在很难用现在的眼光来评判当时的决策,我认为这个评判是没有价值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当然从管理部门,从专业部门来反思当然也是有必要的。

  在对希望小学撤并原因的调查当中我们发现,当年民间自发援建的希望小学的时候,除了缺乏对于生源的规划和缺少实际论证之外呢,还会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在2000年左右我国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也会造成一些小学的撤并,税费改革之前农村教育很大一部分是农民自掏腰包办起来的,税费改革之后农民可以不支付教学办学的费用,而地方政府发现自己的财力很难负担这么多学校的开支,于是开始撤并小学。另外在1998年教育部提出农村因集中资源办学的政策,要求办好中心学校,开办寄宿制,逐步减少现有的村小,这也促使各地教委开始对各个校点进行调整。

  学校撤并后的新问题

  涂猛:我们发现地方政府在执行这个政策的时候,有一刀切的现象,把很多学校通过行政手段归并起来,教育部也发现到这个问题。

  记者:那这样一刀切撤并之后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涂猛:造成了一些教育资源的浪费,很多学校被限制,很多学校没有再用于公益的目的。另外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孩子上学远了,那么年龄小的家长不放心,让孩子晚一点上学,该6岁,7岁上学,可能我7岁、8岁才上学,和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上课对孩子的心理是有一定影响,这是一方面。另外孩子要准备很多的被子、褥子、衣服,包括吃的东西,相应的教育成本也增加。

  长阳县从600多所中小学调整到94所,如此大幅度的布局调整,是否真正让老百姓满意,我们记者来到这所新世纪希望小学,该学校建立于2004年,目前有学生200多名,大多从周围各个小学转学过来。

  新世纪希望小学校长王玉菊:像有和家平小学,还有马家七小学,还有这个山上的桃平小学,还有那边山上的板桥埠小学,都陆续的撤到我们这边来了。

  集中办学产生的必然后果就是偏远地方的孩子就得选择住宿,对于这样的变化孩子们能够适应吗?

  记 者:来你这上学走路,每天要走路的最远的大概要走多长时间?

  王玉菊:可能要三四个小时吧。

  记 者:现在还有这样走的孩子吗?

  王玉菊:一般的有时候,有的骑个摩托车接一点,然后走一点,这样就快一些。

  记者:多大的孩子可以在你这儿寄宿?

  王玉菊:从一年级就开始,我们这儿有保育的,保育生就是一顿两元钱。

  记者:大一点的孩子一顿多少钱?

  王玉菊:每一顿最少这里有一元五角的,最多的两元五角。

  希望小学还有再建的必要吗

  记者:现在希望工程在全国还会兴建一些希望小学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农村中小学 数据 仓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