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温家宝总理给浙大学生写来亲笔回信
浙江大学传媒学院的许雪斌、陈伟、杨子飞,以及管理学院的张栋梁这4位普通学子,这些天一直沉浸在无比的激动之中。对他们来说,2008年4月23日将是一个值得终身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给他们的一封亲笔回信,从首都北京传送到了西子湖畔的求是园。
温总理的回信用毛笔小楷工整地写在两张洁白的信笺上。温总理在信中写道,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回想上世纪60年代我上大学时,几乎每个假期都到农村去,结识了许多农民朋友。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想不到,日理万机的总理给我们这几位普通的大学生写来了亲笔信。”手捧温总理的回信,许雪斌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向记者讲述了这一幸福的过程。
许雪斌、陈伟、杨子飞和张栋梁4位本科生和研究生求学于不同专业,但都是浙江大学“三农”协会的重要成员或重大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成立于2003年的浙大“三农”协会,是我省首个以“深入农村、关注农业、关心农民”为主题的综合性高校学生社团。2007年暑假,许雪斌等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到杭州建德农村开展社会实践和村建设调研。回到学校后,同学们根据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了一份近6000字的调研报告。
2007年岁末,4位大学生鼓起勇气,将调研报告和一封充满了真情实感的2000字长信寄给了温家宝总理,将他们对村建设的一些想法和他们的爱国情怀一起寄向了北京。今年3月,信件和调研报告辗转送到温总理手中,4月21日,总理提笔给他们写了回信。
谈到给总理写信的初衷,4位学子深有感触地说,之所以这样做,跟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倡导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学校积极鼓励师生参加社会主义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实践,提出“将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农村丰沃的土壤里培养杰出人才”,这种浓郁氛围深深感召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浙江大学提出举全校之力参与社会主义村建设。学校每年有500多支小分队利用暑假走进农村的山山水水,开展“深入浙江百乡千村村服务”、“百支小分队服务百县”、“服务西部、参与西部大开发”、“博士生报告团”、“百名博士西部行”,“文军长征,重走西迁路”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欢迎。最近,浙江大学有6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报名,立志奔赴农村当“村官”,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奏响青春之歌。
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知识、丰富阅历的必修课,这也是理性爱国、成才报国的具体实践。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的回信精神,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村建设工作,切实把广大师生理性爱国、成才报国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和校长杨卫在学校学习贯彻温总理回信精神座谈会上明确表示,温总理的回信为我们培养学生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学科研改革,搭建更多的平台,为学生深入农村、服务农业、参与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励广大学生们学好“不可或缺的一课”。
温总理的回信在浙大校园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学校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许多老师和学生认真学习领会温总理回信精神,纷纷表达践行总理教诲的决心。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说,希望的田野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支持和带领广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村建设。杨子飞告诉记者,温总理的谆谆教诲让他深受鼓舞,“我觉得,当代大学生应该投身广阔的农村,触摸脚下每一寸土地的温度,在农村大舞台上奏响青春之歌。”(记者应建勇通讯员彭凤仪)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8-05-04/14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