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部分代表委员呼吁:尽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1.534亿,按60%以上老人居住在农村的比例计算,农村老人的数量至少在9200万,而绝对数量应该在1亿左右。如何让农村老人实现老有所养,引起了部分代表、委员的关注。

  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

  养儿防老是我国农村几千年来的传统养老方式,然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开始面临诸多挑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委员分析说,过去一般是几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现在乃至今后一般是一对夫妇供养一对甚至两对以上老人,子女的养老负担加重。

  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党支部书记余的娜代表说,我们村里70%以上的老人是和子女分开过的,就算子女孝顺,一年也只是给父母几百斤粮食和少量的钱,这仅能解决老人的基本温饱,农村老人的生活很艰难。河北农大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许皞委员说,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迫于竞争压力和传统孝道观念的减弱,使他们无暇顾及农村的父母,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

  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患病率和伤残率同时也会上升,这都加大了养老的成本。以前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而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代表指出:“土地收益只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可以提供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但这不是社会保障,而且现在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很有限,承包土地的保障功能也在日益弱化。”

  曾经的“老农保”成为“鸡肋”

  那么,其他的养老方式可以给农村老人提供保障吗?尽管全国66.6%的乡镇有敬老院,可余的娜代表说:“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健全,敬老院只收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对有子女的老人普遍不接收,而盈利性质的养老院普通农民又负担不起。”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也有一定的市场。

  尽管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但专家认为,根据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传统文化和社会化服务状况等实际情况,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基础,而在巩固原有家庭养老模式的前提下,必须在农村大力推广社会养老保险。

  据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勇代表介绍,实际上,早在1992年我国就开始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管理混乱、体制不顺、基金的运营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至2006年底,全国1905个县5374多万农民参保,还不到应该参保农民总数的8%,仅300多万参保的农民领取了养老金。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地方把“个人交纳为主”改为“由个人全部交纳”,国家和集体参与补助扶持十分有限。由于农民的缴费额过低,等这些农民60岁以后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平均每人每月只能领到几元钱,根本起不了养老的作用。朱勇认为,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很难进行下去了。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试点中探索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这对1亿农村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朱勇代表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势在必行,是早晚都要做的事情,早做比晚做好。”

  从去年开始,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宝鸡市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唯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市。该市的基本做法是:凡18周岁以上的农民均可参保,实现了全体农村居民的覆盖,农民在上年人均纯收入的10%~30%的范围内自由选择缴费标准;实行县级统筹、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资,并全部记入农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行完全个人账户积累制;缴费时,每人每年政府补贴30元,参保人年满60周岁时,每人每月领取养老金金额等于个人账户积累总额除以139个月再加上政府养老补贴的60元;实行激励约束机制,只要家庭成员(儿子、儿媳、上门女婿及配偶)按规定参保缴费,家里年满60周岁的老人当年不缴费就可按规定领取每月至少60元的养老金。目前,当地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很高,试点村45岁以上农民参保率达到85%以上,今年开始在全市12个县区全面推行。此外,北京、天津、安徽、山东、江苏等地近年来也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试点工作。王海波委员认为,应积极开展这种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切实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比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积累 粮食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