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输出地若能够打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打造好的“洄游生态”,或许可以为纾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困惑开拓出新的路径,打开新的局面。
日前,深圳市总工会披露,其曾主持的一项“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这份调查报告以群像刻画的方式对新老两代农民工进行了对比描述: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多数是“没有务农常识和经验的中国式农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并且,“农村回不去、城市又难融入”的生存尴尬,往往让他们陷入身份认同的危机感之中。(据《南方都市报》)
虽然这是农民工输入地对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进行的调查,却也值得农民工流出地去审视和思考。因为,面对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困惑,除了输入地应该谋求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难融入”的问题,流出地也该看到“农村回不去”的现实。既难回农村,又难融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该何去何从?需要国家和社会整体性审视、多维度求解。
关于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近些年围绕其进行的探讨和探索较多,输入地对于改善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也做出了诸多努力,譬如农民工子弟入学、农民工落户、改善农民工福利等。而关于如何让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回到流出地、回到农村,相对于“融入”,讨论得较少。事实上,要解决农民工的生存尴尬,消解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危机感,如何吸引新生代农民工“洄游”,理应成为被重视的命题。
审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征,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务农常识和经验,或许是阻碍他们“洄游”的本领障碍。但也必须看到,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更高、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输出地若能够打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打造好的“洄游生态”,或许可以为纾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困惑开拓出新的路径,打开新的局面。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们不仅有着同样的吃苦耐劳精神,更有着充足的干劲和创造的激情。农民工输出地若能够吸引“新生代”洄游,对于当地的发展也是多有裨益。关键是,输出地该如何提高对“新生代”的吸引力,让他们想回来、回得来、留得住、稳得下。
要提高输出地的吸引力,关键在于改善就业创业的环境,通过产业结构的重新定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更多政策的扶持,让“新生代”意识到并看见故土也可以是创业就业的沃土,农村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这就要求输出地尤其是农村基层更加开放,主动去包容和信任年轻人的新思维、新观念,支持年轻人在广阔土地上创造价值,找到身份认同感。
作为农民工输出地,重庆正在不断改善就业创业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比如开县由“打工第一县”变成“返乡创业第一县”,就是典型的例子。而随着农民工的“洄游生态”不断得到改善,更多在北上广深“难融入”的新生代农民工将随着这股浪潮,回到故乡就业创业,既安放了乡愁,又能找到身份认同感,不仅能够更好地成家立业,还能为家乡的发展建功立业。输出地的发展需要更多“新生代”的归来,而吸引“新生代”归来的,则是更好的就业创业生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5-07-10/13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