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农民工“逃离城市”折射现实无奈


 

  近日,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3.6%的农民工希望落户城镇。 而近两年来,洛阳市进城农民工返乡就业现象开始凸显。然而,“逃离城市”并没有解决农民工的“烦恼”。另一份调查中显示,因信息不畅、就业机会有限,多数农民工返乡后收入较之外出打工差距很大。(8月17日《大河报》洛阳新闻)

  很多农村人都有一个“城市梦”,但是面对生活成本提高、社会保障差、休息权得不到保障、在城市严重缺乏归属感等原因,这个通过自己辛勤付出“一砖一瓦”拼凑出来的“城市梦”会逐渐破碎,所以很多人选择“逃离城市”并非一厢情愿,更多地折射出对现实的无奈。

  囿于教育程度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进城打拼的农民工都是依靠体力赚取劳动报酬,他们每天从事的辛苦工作并不能为他们带来理想的收益。许多人在城市吃着很差的伙食,居住在冬冷夏热的简易房却只能拿着微薄的工资。即便如此,还要面对恶劣的劳动条件和长时间的加班。物质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精神上同样得不到相应的慰藉,他们中的很多人远离家乡,夫妻长期分居,儿女就像“候鸟”一样,只有等到假期才有可能与他们相聚。

  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让在那里打拼的农民工感到“窒息”,但是“逃离城市”之后,回到属于自己土地的他们就一定能“归园田居”,过上优哉游哉的生活吗?倒也未必。“逃离城市”以后,生活仍要继续,一家人生活的成本仍然是压在他们肩上的重担。乡村工作岗位相对较少,薪资待遇也不容乐观,所以想在自己的家乡寻得工作的“一席之地”也并非易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参与,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农民工的血汗,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劳作,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早已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那么多农民工对城市失去“兴趣”,对于城市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农民工“逃离城市”归根结底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如果我们的城市能给进城的农民工提供足够的保障,多一些尊严感,少一些讨薪难,用制度化的措施保证他们应有的利益,无论对城市的发展,还是农民工自身都是有益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破碎 数据 土地 冷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