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鸡西市积极推动创业就业工作侧记


  东北网鸡西8月9日讯 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是促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的动力。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就业创业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从政府层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全市已实现城镇新就业12000人,新增就业11000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000人。数字是枯燥的,但枯燥的数字背后,却蕴含着人社系统全力开展创业就业工作的汗水和心血。

  深耕细织,多方开发,创造岗位,实现就业。全市上下千方百计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通过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成功吸纳就业1680人;拓展项目建设发展空间,集聚就业2426人,比同期增长30%;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071人,同比增长40%;在基层就业服务领域深入拓展,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695人。

  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政校联合体”服务大学生创业效应凸显,在全国首创政校联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这一新模式,为在校大学生搭建了就业直通车,得到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的充分肯定。在全省首创创业扶持基金。目前完成初审创业项目25个,申贷金额249万元,有力地带动和推进了大学生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创历史新高。联合各部门对原政策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扩大反担保范围,提高贷款额度,上调贷款标准。已为2000余人发放小额贷款2902.8万元,扶持创业3000余人。

  加大对上争取专项资金取得新成果。通过积极努力,对上争取就业补助资金2.5827亿元,其中,市本级就业资金1.9352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额度在全省各地市列第一。资金争取到位,为全市保障性和促进性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共发放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三支一扶、随军家属货币化等保障性补贴资金1.317亿元,使4万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发放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就业见习等促进性资金1567万元,促进了千余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公共就业服务取得新成效。健全体系,推进服务均等化。健全完善了市及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实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职能向基层的全部延伸。突出重点群体,推进服务精细化。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残疾人就业实施的“彩虹工程”、“春风行工程”和“助残爱心工程”,有力地实现了各个群体的再就业。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服务信息化,将下岗人员档案由纸制转换影像管理,建立电子档案,使失业人员管理工作更直观、系统。延伸服务触角,推进服务多元化。根据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实际,搭建就业、培训、融资、社会保障等对接服务平台,帮助园区企业解决招工、融资等难题。

  再就业培训工作推出新举措。制定下发了《鸡西市再就业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全面实行培训申报审批制、培训人员实名制和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了院校与企业、院校与产业园区、院校与人力资源市场有效对接和政府推动的3+1技能人才培养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就业率。依托培训基地、厂矿企业、社区(行政村)“三个平台”,深入基层就近就地开展培训,增强培训对象的就业创业能力,全年实现培训2万余人,就业率达65%以上。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为扩大就业和解决其他民生问题提供了动力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深耕 今年以来 专项资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