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关于民工荒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而且劳动力格局更为复杂,我国将面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四川省统计局和劳务开发办的调查数据判断: 近5 年来,四川省的劳动力资源还在以每年50 多万人的速度增长,劳动力的供给仍在扩大。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的研究评估也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依旧呈上涨的趋势。但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要求高,困难职工数量也到达峰值。几个群体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压力很大。

  二、“民工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民工荒”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表明劳资关系进入新阶段。一个和谐的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在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和谐因素之一应是劳资关系的和谐。而“招工难”折射出了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大发展中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声音,使企业要正确处理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构建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事实上,企业构建一个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提高企业最终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理顺了,受益者不只是员工,也包括企业。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劳资双方应该互相承认对方的利益,承认对方的存在,成为一个和谐的共同体,实现双赢。

  2.“民工荒”的出现,为东部产业西进创造了机会,国家平衡发展的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国务院发布《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中西部农民工去东部的人数自然会下降。“民工荒”的出现,不仅给产业转移带来机遇,也给经济转型创造了机会,说明国家平衡发展的战略正在发挥作用。

  3.“民工荒”的出现,说明农村吸引力在增加,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大有好处。近年来,中央连发“一号文件”,构建起了推动村建设的基本政策框架,我国农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种地免征农业税,上学不交学杂费,农民看病有医保”。由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带来的惠农政策接踵而至,为农村注入了活力,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国家惠农政策使农业有利可图,一些农民工在当地走上农业致富道路,这让外出务工人员基数减少。农村吸引力的增加,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无疑大有好处。

  (二) 负面影响

  1.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将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是中国走上富强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企业用工不稳定状态。“招工难”将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进而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

  2.影响农民消费水平提高。要扩大内需,提高农民收入及其消费水平是主要途径之一。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近十年来,农民工的工资低且增长缓慢,实际收入下降,无法维持高支出的城镇生活。

  3.影响社会稳定。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差,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社会上伤害农民工事件经常发生,导致对立情绪日益加深。在劳资矛盾较为严重的地区,造成社会冲突加剧,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4.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招工难”会造成企业劳动力短缺,生产进度放慢,影响企业盈利。其次,对于低工资获取低成本优势的企业,由于忽视企业的技术改造,忽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必将深远地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民工荒”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看

  1.中央村政策。“十一五”期间,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重要方针,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着提高,社会主义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同期,全国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流通条件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工由打工转向务农的积极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群体 强化 劳务输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