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改革开放后“打工潮”兴起背后的深层根源


  积攒进城资本

  在英山农村,现在有两种类型的外出打工人员,一种是已在外打工多年的,绝大多数是中年男子,他们是村中较早外出打工的,或因其他人外出打工,而不得不外出打工的,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赚钱补贴家里收入的不足。这些人外出打工前往往已经结婚生子,妻子留在家中务农。另一种是未结婚的年轻人,尤其是初中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在打工的地方谈情说爱,就产生了跨地区的婚姻。这些没有结婚就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打工收入当然要为今后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准备,不过,这些年轻人与已婚再外出打工者不同的是,他们可能会在到底是将打工赚的钱投入到村庄中的面子竞争,还是在城里买房中进行选择。

  已婚再外出打工的农民,除非有了报酬极高的工作,可以在城市重新买房,否则他们一般是将打工收入投入到农村的生活与消费中。未婚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则有更多的选择。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更可能在城镇买房子。

  未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对村庄本身的生活缺少如已婚再外出务工农民那么强的认同感,他们还没有介入到村庄“面子竞争”中去(虽然他们的父母是在这种逻辑中生活的),他们更可能具有跨地区的婚姻,结婚后夫妻双方仍然一起在城市打工经商。年轻人有更多到城市生活的向往与选择,问题是他们有没有能力在城市或镇上买房子或找到工作从而生活下来的能力。

  还有一些有条件的年轻人,面临着到底是在村中建房,还是在城镇买房的难题。最终大多数还是选择后者。英山县程咀村已有10多户农民在县城买了房,还有若干户在镇上买房,更多农户迁出原来居住交通不便的村庄,搬到交通方便的公路边上。

  年轻人一旦有选择空间且开始有人到城里买房而不在村中建房,则这部分人就不会把村里的“面子竞争”看的那么重要了,而如何维持将来在城市的生活就变得重要了。因此,他们外出打工经商,赚了钱就会为城市生活做准备。这样,这部分外出打工经商的年轻人就不只是人离开了村庄,他们在外务工赚的钱也不会流回村庄。这些准备离开村庄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外出打工原因的起点与终点离村庄越来越远。最终,村庄的人财都开始外流,村庄变得萧条起来。

  与英山农村开始出现农民依靠打工收入到城镇买房相类似,但比英山农村更为彻底的,是辽宁大古村。最近10年,村里大部分男青年在结婚前,都被女方要求在城里买单元房,一个只有约200户人家的村庄,已有50多户在城里买了房子。

  农民不在村中建房而到城镇买房,不只是人财资源流出农村,而且是村庄本身不再构成农民生活的目的地,不再能代表农民生活的意义。村庄传统的生活逻辑不能得到延续,乡土规则日渐失去游戏人,这就会对乡村治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两种外出打工原因的影响

  在传统时代,因为农民收入很低,他们不得不通过手工业和打工来维持家庭生存。当前中国农村出现的外出打工行为则大多来自村庄内的“面子竞争”,是超出了温饱需要以外的打工。也正是因为超出了温饱需要,当城市打工的收入太低时,农民可能就不再愿意出去了。这就是2004年前后,中央取消农业税和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战略,农民得到实惠后,大量农民不再外出打工,以至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一个原因。

  因为土地可以生产农民温饱所需的粮食,养殖业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些收入,菜蔬可以自给,使农民的外出打工行为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尤其在当前中央有相对较好的农业政策和农村政策的状况下,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主要用于超出温饱之外的需求,诸如建楼房,购买奢侈品,供子女上高中和读大学等。这些超出温饱之需的收入可以让农民获得人生的体面与尊严。但这种“面子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浪费性使用资源甚至无效使用资源为特征的。

  作为维持在城市最低生存需要的外出打工,性质与前一种外出打工有巨大差异,因为没有来自农业的收入作为补充,城市生活的费用又远高于农村,这种外出打工就成了维持生存的手段。在生存不能得到保障的条件下,这些外出打工者不会因为工资低而主动退出。

  也就是说,本来看起来农民用打工赚的钱在城镇买房并因此开始城市生活,是更理性的选择,也是农民社会地位提升、经济条件变好的证据,现在却似乎也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即农民的外出务工有着更加体面生活的可能,因为有土地作保障,所以他们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而城市生活的打工却越来越陷入到了谋生的挣扎之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外出务工 土地 农民收入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