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双手抱着砖,就无法抱着你;我双手抱着你,就无法养活你。
网上流传的一句诗歌,道尽农民工在爱情与婚姻中的辛酸和无奈
2012年12月12日,因包含3个“12”,寓意“要爱要爱要爱”,而被网友们视作“世纪示爱日”。这一天,在成都一家制鞋厂打工的张磊特地请假,带着女友到锦里、宽窄巷子逛了一圈。
1988年出生的张磊家在射洪农村,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5年来辗转广州、深圳、成都,干过建筑工、搬运工、餐厅服务员、食品销售员等。站在记者面前的他,穿着时髦,看上去与城市青年无异。
受教育程度更高,从事工作类型增多,对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更高,一定程度上已融入城市生活……张磊身上,折射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几乎所有特质。
当前,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农村户籍青年涌入城市务工,占据农民工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正处于适婚年龄,但长期游走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候鸟”模式,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婚恋选择。去年底,全国妇联发布《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调查》称,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状况不容乐观。
一晃又要到春节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又将接到“带个对象回家”的家长通牒,或不得不面对两地分居导致的情感婚姻纠葛。记者跟随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成都工业学院教授王进鑫,以成都市范围内随机抽取的1589名青年农民工为样本,展开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状况调查。
调查一:
婚姻自主下的妥协与无奈
调查数据:75%的青年农民工在找对象这件事上,都是自己说了算。
离春节假期还有两个月,但成都一家美发店的助理造型师祝洋已迫不及待地采购回家要带的年货,今年他要带女朋友回家见父母。“女友是在咖啡厅打工时认识的,在一起3个月了。”祝洋告诉记者。来自资阳农村的祝洋今年23岁,显然不算“大龄青年”,但留在村里务农的同龄人基本都已结婚,只有他还“单起”。
针对1589名青年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我省青年农民工结婚的平均年龄是22.9岁,高峰集中在22至23岁,比农村青年晚,比城市青年早。
“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城市生活压力大、结婚成本高,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也对他们的婚育观念产生重大影响。“早”的原因只有一个,乡土传统的影响和父母亲戚的催促。
所以,祝洋60多岁的父母很着急,一直催促他赶紧解决个人问题,每次回家都张罗着介绍对象。祝洋一概拒绝:“我理解父母的心情,但感情这种事,还是应该自己决定。”
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的婚恋观。“调查显示,75%的青年农民工在找对象这件事上,都是自己说了算!”王进鑫说,但必须看到,还有1/4达不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地缘问题和阶层流动不畅,青年农民工的人际交往很受局限。调查显示,有14.4%的人通过父母或亲戚介绍结婚,33.5%的人是通过朋友或他人介绍结婚,主要在农民工群体中选择,很多人都选择找老乡。
在成都高新西区一家大型制造企业打工的小孟对此感受明显。他来自河北农村,刚满20岁。他说,工业园区里大多是年轻人,朝夕相处,容易产生感情,不过很多人在一起只是出于排遣寂寞或好玩,“谈谈恋爱可以,真要说到结婚,需要慎重考虑”。
对于结婚,男女农民工似乎有着不同的“标准”。调查显示,为了在城市站稳脚跟,很多打工妹即使降低择偶标准,也会选择嫁给城里人。但对于打工仔来说,城乡之间的鸿沟一时还难以逾越。在结婚对象上,他们首选老乡,其次是外省农民工,最后才是城里人。
调查二:
“候鸟”生活下的闪婚与闪离
调查数据:已婚的青年农民工中,离婚率达千分之44.05,远高于全国离婚率的平均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候鸟”式的生活方式,使青年农民工群体中“闪婚”的现象特别突出。
2012年12月16日晚,记者在春熙路一家服装店见到导购唐雪梅时,她正在给男朋友打电话,约定第二天去看新房装修进度。唐雪梅家在南充农村,男友是东北人,目前都在成都打工。房子在新都,两家人一起凑了10万元付首付,打算装好后就结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3-01-05/13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