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关系”与农村人口流动


  (2)屯瓦村由工商业发展引起的人口流动及其关系网络。我们接着考察现代工业化及城市化给村民的现实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和影响以及这些变化与影响跟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通过对处于流动与迁移状态的92个样本劳动力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基本上可以对他们的流动原因从微观方面,特别是从关系研究方面作出如下初步的解释:

  一是在92个处于流动状态的劳动力中,其在城市里打工的年平均时间为9个月。其中,68.5%的劳动力在城市里打工的年平均时间在半年以上,22.8%的流动性劳动力在城市里打工的时间在3―6个月之间,只有8.7%的劳动力在城市里打工的时间在3个月以下。

  二是从流动者在城市里打工的职业情况来看,42.2%的劳动力是在锅炉行业,主要是从事与锅炉生产(如电焊工)和销售相关的各种工作。这说明具有屯瓦村特色的传统行业对支持屯瓦村民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过程中仍然起着关键性的积极作用。此外,有22.8%的劳动力分别在城市建筑业和服务行业找到了就业机会。屯瓦村民所从事的建筑业并不是在城市里盖高楼,而是修建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看出国家前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投入对改善农民就业机会的积极影响。有9.8%的劳动力在锅炉行业之外的制造业中找到了工作,村民主要是在本市的一些化工、水泥、机械工厂里做临时工或合同工。有2.2%的劳动力是在煤矿行业主要是在附近的煤矿上采矿。

  三是从劳动力打工的城市分别来看,屯瓦村民自己所在的原平市是打工最集中的地方,占59.8%,到山西省内的其他城市打工的劳动力占35.9%。也就是说,在山西省各城市打工的总比重合计达到了95.7%,只有4.3%的劳动力是在山西省之外的其他城市找到就业机会的。这表明屯瓦村民的劳动力流动与转移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四是从屯瓦村劳动力开始外出打工的时间来看,在1990―2001年的12年间,外出劳动力占到了历年总外出数的54.4%,是外出劳动力最集中的时期。可喜的是,现在仍然保持着这种良好的态势:仅在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的一年半时间内,外出劳动力就占到了历年外出总数的13%。由此可以看出,屯瓦村村民流动与外出就业的动力和潜力仍然较大。

  五是从外出劳动力的年龄分布来看,与大多数相似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屯瓦村外出劳动力多为年龄相对较大的劳动力,其中45岁以上的劳动力群体所占比重最大,为21.7%。这可能与本村的锅炉生产传统是有关系的,因为从事锅炉焊接等工作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性知识积累的,从事锅炉产品的推销工作更是与经营时间的积累密切相关。从外出者受教育的情况来看,初中文化者所占比重最大,为69.6%,高中和小学文化者具有相同的比重,各占13%。

  进一步分析发现,92个流动劳动力中,有77人是通过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特殊关系而在城市里找到工作的,占83.7%;只有16.3%的劳动力(15人)是通过市场化渠道而在人才市场上找到工作的。

  在通过特殊关系实现流动的77个劳动力中,我们又发现了他们表现出来的关系类型是各不相同的:(1)建立在各自亲属基础上的血缘或亲缘关系对他们实现流动就业的目标具有最重要的作用,有53.2%的流动性劳动力依靠亲戚关系,父系和母系方面的关系没有明显的区别。(2)有32.5%的劳动力是靠那些先期致富的、出生于屯瓦村但现在已经离开屯瓦村而定居于城市里的老乡带出来的。这一点对于那些在锅炉行业和修路行业打工的人而言表现得更明显一些,这中间自然有诸如信任、忠诚等文化因素的考虑。

  此外,以同事(主要是原来的或现在的工友)、同学、朋友为主体的业缘关系在找工作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14.3%的劳动力是通过这条渠道而实现流动与转移的。

  三、“关系”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回归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屯瓦村人口与劳动力流动、迁移与我们所提出的各种关系的联系,仅仅靠我们从几十个农户的抽样调查中所得到的数据是不充分的。而且,当样本数太小时,我们也没有办法作一些相关的数量分析。于是,我们在进行较为详细的抽样调查及深度访谈的同时,也对全村的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的情况作了全面调查,得到了全村496个劳动力的比较详细的就业与流动的情况。

  根据这样的来自全面调查的详细资料,我们采用线形概率模型(linearprobabilitymodel)对其进行了回归分析。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模型而不是其他更为复杂的模型来作这样的回归分析,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我们所取得的样本量比较大(共496个变量),异方差(heteroscedasticity)的影响大大降低;另外,更复杂的模型也会产生更加复杂的计算方法和误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回归 变量 概率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