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辽源市促进就业取得的成果及主要做法


  一、促进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果 

  2011年各项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新增就业38825人,完成年计划的125.2%,比去年同期增长 了10.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4%,比省计划降低了1.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01个百分点。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279万 元,完成年计划的257%,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1%;贷款回收率达到了99.55%。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达到100%。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107个,完 成年计划(500个)的221.4%。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激活全民创业活力,提升了创业就业指数。2011年,继续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和深入开展打造全民创业最活跃地区活动,全民创业 促就业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全市新增城乡创业人数达12561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27.5%;新增创业带动就业人数38106人,比去年增长 88.9%。在2010年辽源市政府命名36个创业促就业基地的基础上,2011年又创建了2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市级创业示范基地,2个大学生就业 见习基地,1个市级创业培训(实训)基地。人社部于9月份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辽源市取得了93分的高分。 

  (二)强力实施培训措施,提升创业就业素质。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宣传创业培训的重要性等方式,提高了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的积极性。为方便返乡农民 工参加创业培训,将创业培训班开设在农村;实施了“5155”培训工程和“211”培训计划,即培训电焊工2000人,数控车工1000人,普通车工 1000人。实际培训电焊工2042人,数控车工1015人,普通车工1028人,为辽源市的技术人才短缺进行了补充。 

  (三)完善基层平台建设,提升城乡就业规模。为了进一步提升城乡就业的规模,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平台建设工作。在落实社区平台工作经费的同时,在 村级设立了兼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理员,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开展了政策业务培训,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对灵活就业人员进行普查,建立了灵活就业人员 台账;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利用春节后农民工劳务输出集中时节,进行了劳务交流对接活动;加大了总结推广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居袜厂、东丰农民画、 东辽满族剪纸等促进转移就业的经验做法的工作力度;加快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进度,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创业,培树了东丰县丰城地下商场和东辽县商业大楼2户省 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了转移输出实名制和动态管理。 

  (四)突出困难群体就业,提升就业援助空间。2011年辽源市把大学生和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做为就业援助的工作重点。一是组织实施了 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巩固和扩大东北袜业园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和市纺织技术学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的成果和规模的同时,在东北袜业园区建立了大学生 创业成长区,帮助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进入成长区继续扶持其发展壮大;二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总结、培树和推广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 扶”、“一村一名大学生”和“大学生见习”项目典型,使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87%以上,年末统计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比省计划的80%提高了 10个百分点;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援助制度。为了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当期出现,当期得到就业援助,对零就业家庭每个月进行一次认定,使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 得到了及时就业援助;四是加强了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管理工作。2011年开发公益性岗位1107个,完成年计划500个的221.4%。 

  (五)拓宽信息交流渠道,提升了人本服务水平。全年共走访了62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单位,搜集了5000余条用工信息。指导企业 解决了“招工难”与“留住难”问题;定期举办了大型专场用工洽谈会。2011年市人力资源市场每月举办4场大型专场用工洽谈会,全年共举办了105场主题 洽谈会,满足了重点项目企业的用工需要,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每月举办一场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会,先后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134个,网上实现就 业407人,现场洽谈会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560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总结 劳务输出 工作目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