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宜秀区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难


宜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再就业工作,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广大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最大限度促进被征地农民二次就业。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积极改善就业环境,扩大被征地农民就业渠道,努力破解被征地农民就业难题,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区共有2.6万被征地农民实现再就业,占全区失地劳动力的88%。
改善就业环境 提升服务水平

该区充分利用党员春训、创业明星评比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创业和就业,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主导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和扶持措施,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和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城需型农业和二、三产业,充分挖掘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管理服务的潜能,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特别是重点帮助“4050”人员、残疾人和贫困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推动充分就业。人社部门争取资金150万,支持大龙山镇创建“农民工创业园”,3家入驻企业安排被征地农民120余人就业。燎原社区以安师院新校区为依托,引导被征地农民兴办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每年为社区居民增收数千万元。芭茅巷社区充分利用预留发展空间采取居民入股分红的方式,建立神墩商业街和神墩家居城,并成立保洁公司和装卸队,既安置了居民就业,又壮大了集体经济,让被征地农民从中获得永久性收益。
建设就业超市 搭建服务平台

宜秀区把强化公共服务作为扩大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有效保障,以区人力资源中心为主导,发挥乡镇(办)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作用,配齐劳动保障专管人员,建立完善区、乡、村(居)三级服务网络,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综合服务。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大胆探索在大桥开发区、北部新城、龙山凤水文化旅游产业园配置多功能的就业超市,与区人力资源市场实行并网操作,共享信息资源,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求职、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等行为,为被征地农民开展适合就业的个性化服务。在就业超市的联系和帮助下,大桥开发区42家投产企业1万多产业工人中有60%以上是被征地的农民。自去年10月份以来,全区就业超市举办大型就职招聘会3场,66家企业向被征地农民提供3910个岗位。
强化技能培训 解决供需矛盾

该区加大被征地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妥善解决园区企业急需的技能工人严重短缺与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大量存在的矛盾。各乡镇(办)社保所和村(居)就业培训服务站首先对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被征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摸底登记,建立就业培训信息卡和数据库,将他们的基本情况、技能特长等信息记录在案,全面了解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和就业需求。同时,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分类培训。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农民提供电器、汽修等中高级技能培训;对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的农民,主要开展保安、家政服务等易懂易学的初级培训,并适时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实施定单式培训、岗前培训,切实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自2008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就业技能培训239期,参训农民达一万余人次。今年上半年,为华泰纺织、旺旺食品等园区企业输入技能工人200多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强化 认真贯彻落实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