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劳务输出成了农民致富的“铁杆庄稼”


    最近,张科俊因买房子的问题和儿子有了小矛盾。张科俊想在永登县城买,而儿子执意要把家安在兰州市区。张科俊现住永登县武胜驿镇火家台村,而在10年前,他还住着土坏房,因靠天吃饭,一年下来温饱都成问题,为了供两个小孩上学,张科俊还欠下几万元的外债。

    在永登县劳务办的帮助下,他的两个儿子经培训先后赴外地打工,家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债还清了,家里有了拖拉机、摩托车,在 2008年,张科俊将老屋换成一砖到底的新房子,他的小儿子也凭着电焊的手艺,到沙特挣钱。“现在钱不是问题,只是和儿子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到底搬哪儿 好。”记者采访时,张科俊虽然显得很纠结,但言语之中还是露着喜悦。

    据火家台村支书乔玉禄介绍,该村有460多户,长年在外务工的有100多人,如果再加上在兰州市区周边务工的就达400多人。现在,村上的 妇女也北上新疆、内蒙等地摘棉。粗算下来,村上外出务工每年能挣400多万。而据记者了解,乔玉禄的孩子也在上海打工,他在春节的时候还去过上海。“到外 面走一趟,感觉就是不一样。”乔玉禄深有感触地说。

    外出劳务,不但挣回了票子,更重要的是还换了脑子。1994年高中毕业后,孙元春在永登县蔬菜公司工作,1997年孙元春下岗后,他先后到 兰州、金昌、北京等地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积极寻求二次就业的机会。2000年,正是计算机方兴未艾的时节,孙元春便向亲朋好友借了三万多元钱开始了艰难的 创业,他先把租用的刚刚结婚的新房腾出来当机房和教室,小两口就住在阳台上,从兰州聘请了两名专业的计算机教师授课。2000年8月,通过当地劳动部门正 式批准成立了“永登县计算机专业学校”。自2000年创办第一所学校起,一直致力于计算机、英语、驾驶员的教育培训,现在校学生总计约2300多名,在职 员工86名。

    据永登县劳务办主任李生玉介绍,永登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富余劳动力约12万人,每年新增约0.5万人。在春节前,县人 社局、县劳务办有关人员就开始赴广东、深圳、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天津、内蒙等地考察回访劳务基地,重点筛选了10家用工企业招工信息,通过县、乡、 村三级劳务网络和电信移动通信平台、电视宣传等方式及时进行了发布,实现劳务输转及时有效的供需对接。

    目前,永登县已与全国15个省、市的12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劳务合作关系。全县有8万多人长年在外稳定务工创业。此外还根据市场需求, 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品牌培训和项目培训,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1至9月份全县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0.8万人,占市上下达任务11万人的 98%,其中组织输出6万人;全县创劳务收入9.4亿元,占市上下达任务9.9亿元的95%。“如今,劳务输出成了农民致富的‘铁杆庄稼’。”李生玉这样 评价。

    据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26万人,是年初市委市政府承诺为民兴办的事实之一。为圆满完成目标任务,我市结合县区实际,将 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促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搭建供需平台、加强劳务培训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至8月末,我市已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8.79万人,完成 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26万人的110.7%;完成省劳务办下达目标任务30万人的96%。在劳务输转总人数中,有组织输出14.96万人,完成年任务15 万人的99.7%。创劳务收入23.91亿元完成年任务27亿元的88.56%。职业技能培训2.99万人,完成年任务3万人的99.8%(其中失地农民 计划培训5000人,已培训5063人,完成年任务101%)。预计年末能够完成或略有超额的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收入 劳务输转 蔬菜 外出务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