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武宣县大力推进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综述


    在武宣,有一大批特殊的农民,他们既种田又打工,足不出乡领“工资”,有的还凭借规模化生产当上了小老板。

    在武宣,有一大批贴着标签的“候鸟”,他们或飞向珠三角的大型企业工厂,或在本地就近就业创业……

    近几年来,通过强化培训促进就业,建立区外劳务合作基地扩大就业等一系列措施,武宣县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军:仅2010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22201人,转移就业新增15895人;全县劳务收入实现7.3亿元。

    越来越多的武宣农民,摆脱了以往“靠田吃饭”的日子,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这一切,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为农民工搭建起创业就业致富的“立交桥”。

    责任状让“一把手”不懈怠

    武宣是广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9.2%。近几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把大力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中心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了农民工工作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除规定各部门和各乡镇“一把手”为创业就业的主要负责人外,还签订责任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村屯。

    全县各有关部门还定期组织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工作情况,交流工作心得。此外,在现有的劳动保障平台基础上,由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把关,每村聘请了二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将其纳入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同时将村建设指导员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人员管理体系,形成衔接密切、工作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就业工作体系。

    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得力的措施,结出了丰硕果实:去年10月,武宣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认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成为来宾市惟一获此殊荣的县。此前,该县率先在全区启动并完成“双零”家庭就业工程,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2006至2010年,该县连续5年被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优质服务窗口”称号。

    “一二三”举措让农友不差钱

    武宣县创新实施“一个基地,两个品牌,三个扶持”举措,实施就业创业援助。

    一个基地,即整合培训资金和培训师资,建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基地,形成县乡村屯四级培训网络。该县还依托特色产业,建立食用菌、甘蔗、茶叶、哈蜜瓜等特色产业培训基地。目前,全县有3232户农民回乡创业,建立就业基地4个,特色产业培训基地20个,创业示范基地15个。如桐岭镇的回乡创业者廖庆醒,在本乡镇投资500万元创建胶合板厂,吸纳返乡农民工190多人,这些农民平时在厂里上班,农忙回家收割,一举两得。

    两个品牌,即壮大“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武宣缝纫工”两大劳务品牌。2008年,上述两品牌被命名为“广西劳务品牌”。该县抓住这一良机,将培育劳务品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许多“贴上”了品牌“标签”的武宣打工仔、打工妹,成为了珠海格力、深圳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的技术骨干。同时,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在本地就近就业创业,为本地企业注入了一股强劲活力。

    三个扶持,即实施“春风行动”、创业扶持和开展就业创业跟踪服务。2009年以来,全县举办了7场“春风行动”企业用工招聘会,累计2万多人与招聘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通过实施创业扶持,该县向符合条件的农村家庭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创业就业小额信贷1.32亿元,带动3万多农民工创业致富。通过实施就业创业跟踪服务,县、乡(镇)挂点领导和人社部门干部职工对特困户实施结对子帮扶,建立了就业创业跟踪服务卡,定期回访帮扶对象,提供跟踪服务。

    细致呵护让“留守儿童”不孤单

    为了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其得到呵护和温暖,县、乡镇挂点领导和人社部门干部职工实施结对子帮扶,建立了就业创业跟踪服务卡,通过村级农民工工会组织,定期组织开展“留守儿童”慰问活动,解决一些外出务工农村家庭的后顾之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部职工 农民增收 连续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