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武威市劳务输转规模和效益取得新提升


武威市劳务输转规模和效益取得新提升——上半年输转劳力35.58万创收21.17亿

武威日报讯:今年以来,我市创新发展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增强工作效能,加大工作力度,全市劳务输转规模和效益取得新提升。上半年,全市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 35.58万人,同比增长5%;创劳务收入21.17亿元,同比增长3.37%;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6万人,占年度计划任务的65%。

今年以来,市劳务办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把创建劳务输转示范乡镇工作作为今年劳务经济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为劳务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动力。全市各级劳务工作机构认真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系列活动,及时向广大务工人员宣传推介优质用工信息,开展就业服务。在“百户企业集中招聘活动”中,市内外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6463个,涉及制造加工、纺织服装、商贸物流、医药化工、电子信息、餐饮服务等10多个行业,共有10123人登记求职,4600多人现场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市、县区劳务部门和各级劳务中介组织主动出击,积极与劳务输入省市联系沟通,加强劳务对接和合作;先后派出170多人次,分赴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广东、福建等各省市考察劳动力市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40多份,协议用工量4.3万多人。

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劳务基地125个,建立不同经济成分的劳务派遣公司11家,年派遣务工人员达2万多人。市就业局择优认定了63家定点培训机构,承担全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在对其培训质量、就业效果进行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兑现了历年的培训补贴,落实了今年的培训任务。今年以来,我市在已经申报注册“天马故里石油工”、“五凉古都巧手女”、“沙井遗址瀚漠人”、“苍松巧女”、“华锐冶炼工”等5个劳务品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我市在烹饪、酿造、电焊、驾驶、建筑、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传统工艺和资源优势,正在积极培育打造一批新的劳务品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今年以来 劳务输转 劳务收入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