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应届毕业大学生开始忙着找工作,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也开始寻求更好的工作岗位。日前,武汉市首次发布今年的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岗位供给依旧不能满足需求,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问题仍然突出,今年,就业矛盾仍旧存在,且有日益尖锐之势。
现状 20万岗位远不能满足需求
报告中指出,武汉市每年需就业的劳动人口达30万人以上,从就业岗位来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腾出的岗位也不超过20万个,岗位供求缺口仍然较大。
从武汉地区劳动力总供给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三种人群占比最大,就业难问题最为突出。高校毕业生每年达25万多人,其中有40%以上选择留在武汉就业,且数量逐年增加。但是,高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岗位相对不多,而高校毕业生对就业预期率过高,据抽样调查,超过60%的毕业生对现有岗位不太满意。
武汉同时又是全国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多,多年来武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历年结转下来的下岗失业人员仍有10万人左右,且多数是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这部分人群因多种原因想实现体面就业,低层次岗位对其吸引力不够。武汉又是务工人员打工聚集地,省内外常年在我市务工人员有120多万人,且每年还以8万至10万的速度增长,而这部分人群中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50%,对就业稳定性、就业环境以及享受市民待遇要求比较高。
分析 经济快速发展带动需求
数据显示,武汉市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可以带来8000至10000个岗位。
今年,我国沿海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带来生产订单增加,极大刺激了企业用工需求量增大。去年以来,大量沿海企业纷纷进入内地招聘员工,仅来武汉招聘的企业就达300余家,提供岗位7万到8万个,造成部分劳动力向外流失。此外,近年来,武汉出台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在资金、场地、税费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部分农民工选择回乡就近就地创业,从而减少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数量,因而满足不了企业的快速需求。
企业越来越青睐农民工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大量使用农民工是导致春季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该市所有行业95%以上的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在使用农民工。而农民工就业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特别是由于户籍制度、乡土观念及春节情结等因素,春节前农民工大量返乡。加上相当部分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不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大量签订短期劳动合同甚至不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难以落实。这种不正规的用工,导致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春节回乡的农民工中有70%以上不返回原来的岗位,而是在春节过后重新选择新的岗位,造成很多企业不得不再次招工。
据调查,春季有招工计划的企业中,76%的计划招工岗位为人员流失的岗位。
产业升级拔高用工门槛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新的工种大量产生,企业急缺大量熟练工、技术工和专业技术人才。仅以武汉富士康为例,今年春节过后计划在全省招聘3万人。但由于一些高校教育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衔接发生了错位,专业设置和调整显得滞后,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比较薄弱,技能培训难以扎实有效开展,一些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民工缺乏相应技能,难以适应市场岗位的需求。
据初步统计,在该市务工的120多万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约63万人,占52.5%,受过中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约39万人,占32.5%。
武汉人力资源市场2010年职业供求分析报告也显示,因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低于企业要求的求职人员高达12.8万人,占求职人员总人数的31.7%,教育程度不足和技能缺乏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信息不对称致人才外流
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是自发外出和通过家庭成员、亲戚或者同村村民带出或经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外出这三种途径。然而,企业用工信息与农民工找工作愿望之间传递渠道不畅,导致人员外流。据统计,通过政府就业服务机构获得就业信息就业的农民工不到三分之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2-23/12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