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官员称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格局未变 就业压力仍大


  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在增多,吸引了一部分农民工在当地就业;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务农收入增加,吸引了一部分人返乡务农,或在当地转移就业。

  从另一方面看,它也反映出劳动力素质结构还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反映出一些企业的薪酬待遇、劳动环境、用工方式与变化着的劳动力供求格局不相适应,与劳动者的就业愿望、收入预期和职业发展预期不相适应。

  总之,招工难现象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带有结构性特征,也具有摩擦性失业的特点。

  记者:如何缓解这种结构性短缺呢?

  信长星:针对春节前后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问题,我部最近专门下发了一个通知,提出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6方面的措施。

  从长远看,实现劳动力供求的动态相对平衡还是要靠市场的力量,必须坚持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是最有力的、也是最灵敏的指挥棒。市场会不断地引导用人主体和求职主体做出调整。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方面的一些积极信号,比如,一些城市开始产业转型升级,一些加工贸易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过去是大批劳动者涌向沿海地区寻找就业机会,现在是生产资料到中西部去寻找劳动力,这不正是源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吗?同时,一些企业在积极改善劳动环境,加强人文关怀,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以增强企业吸引力和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这些都反映出我们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总量继续增加,大学生就业不轻松;起薪不高不等于“脑体倒挂”,大学生上升空间大

  记者:一些企业招不到农民工,但同时,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突出。对此,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青年失业本身是世界性难题,没什么稀奇;有的说,大学生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有的说,这是经济转型中的问题;还有的说,是部分大学生所受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对这些说法,您怎么看?

  信长星:这些因素可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青年失业的确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外也普遍感到这是一个难题。上世纪90年代,我们和欧洲一些国家交流时,人家谈论最多的就是青年就业难,我们还感到有些“话不投机”,因为当时我们面临的主要是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而现在我们也在面对青年人就业问题了,并且是首位的问题。

  分析大学生就业,我们还是要先看总量的变化。本世纪初,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是160多万人,到2005年增加到330多万,今年达到660万人,预计今后还会逐年略有增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所面对的就业总量压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毕业生多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总量增长背景下供需之间存在某种结构上的不对称,这需要有一个逐步调整和适应的过程,是阶段性问题。这其中还有大学生就业意愿和岗位不匹配的问题。比如,在企业有不少紧缺的技术工种,但很多大学生不愿干,或干不了。不愿干是就业意愿问题,干不了是因为缺乏相应技能。大学生对就业普遍有着较高的期望值,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一个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其到基层就业,先就业再择业;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引导用人单位提供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岗位,并且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

  记者:2011年预计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到660万,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总量更多。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年大学生找工作更难了?

  信长星:总体上确实不轻松,但我对就业前景还是抱有充分的信心。

  首先是国家高度重视,放在促进就业的首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扶持措施。其次,目前高校也在根据市场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法,将对今后的大学生就业产生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望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就业意愿的岗位。

  另外,大学生毕竟有着年轻、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优势,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属于竞争力强、适应性强的群体,就业领域还是比较广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建立健全 期望值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