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易县扎实推进就业服务 实现劳务收入近12亿元


  秋染清西陵。西陵镇凤凰台村,整洁的村容村貌,古朴的新民居,“满家乐”的各式招牌格外醒目,地道的农家饭菜吸引四方游客。“满家乐”经营户赵惠玲高兴地说,是保定易县就业局举办的创业培训班,使大伙儿转变了经营理念,学到了先进的经营方法,再加上独具特色的农家饭,让“满家乐”这么红火。

  易县把扎实推进就业服务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政策扶持、加强培训、劳务输出等形式,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78人,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31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7万元,实现劳务收入11.98亿元。

  落实优惠政策,开辟就业途径。

  “当从银行取出4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时,我感动得直想流泪。”提起申请小额贷款的过程,经营干洗店的刘小微至今充满感激。

  今年40岁的刘小微从易县粮食局下岗后决定开一家干洗店。由于资金有限,半年过去了,开店还没有着落。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即向她详细介绍了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并牵线为她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易县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成立再就业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对自主创业从事生产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进城创业农民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全方位开发县内就业岗位,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给予社保和岗位补贴,为灵活就业人员落实社保补贴政策。今年以来,累计安排担保380多万元,扶持90多名自主创业人员创业。同时,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及农村劳动力1090人,鼓励1205名城镇劳动力灵活就业。

  强化技能培训,扩大就业空间。

  44岁的刘易娥曾是矿建公司一名普通的下岗职工,现在是易县小有名气的“就业明星”,经营着一家通讯部,收入颇丰。她深有感触地说:“我能有今天,多亏县里开展的创业培训。”

  为提升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对象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力,易县根据市场需要、企业需求和返乡农民工意愿,采取订单培训、对口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计算机、电工、电焊工、钻工等热门工种为主的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和以家政服务、石油工为特色品牌的培训。同时,与天津市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举办了“2010年第一期创业培训”和“2010年首届妇女创业培训”。全县1900多名不同层次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对象参加了劳动力预备制、订单、输出前等方面培训,95人实现了成功创业,带动415人实现就业。

  扩大劳务输出,拓宽就业渠道。

  “没承想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公司包吃住、发服装还给上保险,月收入1500元,不仅给家里减轻了负担,自己也看到前途了”。应聘上了北京铁路局安监员岗位的易县南城司乡的待业青年丁晓青感激地说。

  易县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22.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0.4万人。该县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参加全国各地的劳务洽谈会,举办“易县春风行动大型劳务洽谈会”等一系列的活动,扩大劳务输出成果。

  同时,该县按照“以输出创品牌、以品牌促输出”的发展思路,严把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劳务输出质量关。2009年,“易州石油工”被评为“河北省知名劳务品牌”。凭借品牌优势,该县已被中石油、天津大港、中海油、广东南油对外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列为人力资源招聘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共输出石油工12200人,年创劳务收入4.3亿元。挖掘就业岗位8600个,达成就业意向4645余人,与130家用工单位达成用工意向,提供就业岗位 1.1万余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劳务收入 今年以来 技能培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