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湘乡市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6)兼业型和候鸟型。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农忙季节不得不回家干农活,农活干完再另谋职业,而且有活则干,无活则散,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候鸟型特征,他们中大多数人就业并不稳定。

二、目前该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从湘乡市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来看,大都是自发的,而有组织地安排外出的不多,政府缺乏对农村劳动力总需求总供给的调查,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没有建立齐抓共管的直辖市服务机制,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对如何引导农民进城务工思路不明,办法不多,措施不力。

2、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对劳动者素质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已成为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2004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6%,高中及以上的仅占16。4%,岗前培训率不足5%,绝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局限于一些技能要求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工资收入少,就业不稳定。

3、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不宽松。劳动就业、户口登记、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劳保福利等诸多方面都对农民工不利,提高了农民进城就业的门槛和就业成本。另一方面,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是一定三十年不变,土地流转机制不活导致外出打工者心挂两头,在春节双抢前后进行大规模迁移,造成人为的人力物力浪费。加大了劳务输出成本。

三、加快发展军务经济的几点建议:

1、要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管理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统一开放、网络化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定向输出、跟踪管理服务体系,加强与输入地政府部门及用人单位的经常联系,充分发挥劳动力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建立跨地区的劳务供求、信息发布网络,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是定向型、基地型劳务输出的路子。

2、要强化以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随着各地经济结构高速和产业转移升级步伐加快,用人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技术型人才和熟练工人需求越来越大,而体力型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困难。适应需方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农村劳务人员的岗前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湘乡市作为劳动力的供方,应主动适应这一变化,提早做好打算,一要在农村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延长农村中学适龄青年的在读时间,推迟他们的就业年龄,二是搞好岗前培训,按照市场需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政策法规的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三是要加强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劳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3、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壁垒,统筹城乡就业,用配套、系统科学的政策加以规范,打破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户籍,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制度等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格局,建立打工农民的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歧视、,依法保护农民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

4、要建立和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实行一定三十年不变的承包政策,有些家庭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了,耕地就留给老弱病人耕种,造成耕地的粗放经营,不利于粮食生产。如果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让打工的放心打工,作田能手规模经营农田,这样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让外出务工农民更放心务工挣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外出务工 米粉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