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危机迫俄罗斯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更理性


  尽管不少俄罗斯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危机已基本结束,但危机对俄就业市场的影响仍大,迫使不少原本追求高薪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更趋理性,将择业标准转向重视职业未来前景和增加工作历练。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俄罗斯各企业、公司大量裁员,全国实际失业人口超过610万。2009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复苏,就业形势逐月好转,但劳动力市场还期待根本性的变化。整体就业的严峻形势殃及大学生就业。

  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简称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基里尔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学中大概只有25%找到了工作,而且由于竞争激烈,即使找到工作也可能很快面临失业。

  俄大学生就业困难还存在深层次的内部原因。十多年来,俄高校教育经历转轨改革,从免费教育转向收费教育,从国家支持转向自负盈亏。为争夺生源,各高校纷纷设立经济、金融、会计、法律等“时髦专业”,导致此类专业人才过剩。

  俄专业人士介绍,目前俄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比例失衡,投送的简历比就业岗位多出一倍。调查显示,目前年轻人最想找的工作是市场和广告经理、客户服务经理和金融从业人员,但用人单位最稀缺的是销售人员和呼叫中心操作人员等。

  今年1月底,俄用人单位向大学毕业生开出的月薪较金融危机前减少三分之二。以经济最发达的首都莫斯科为例,危机爆发前,学士学历的雇员月薪可达3万卢布(1美元约合30卢布),但目前起价只有1万至2万卢布。猎头公司认为,目前用人单位更想得到“低成本”的员工,而非对薪水和工作前景期待较高的大学毕业生。

  为助大学毕业生就业,俄劳动和居民就业部门会做一些推介工作,组织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直接见面的招聘会。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通过立法推出企业必须接受大学毕业生的名额分摊政策。但专家认为,这一法律有许多缺陷,企业有多种办法不予执行,其宣传意味大于实际效果。

  高校方面,大部分大学设立了就业指导部门。有些高校在毕业生论文答辩时,专邀用人单位到现场观摩并挑选人才。更多的学校与企业、部门等用人单位签署安排学生实习的长期合作协议,增加学生的潜在就业机会。今夏,部分大学组织大学生成立工程队,到黑海城市索契参加冬季奥运会的场馆建设。

  为了就业,俄大学生非常注重实习、社会实践和打工。这不仅可补贴学费和生活费,还能获得工作经历和经验。俄罗斯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民健康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工作,可以减少从学习到就业的过渡期,缩短待业时间,并有助于避免首次工作时工资被定得过低。

  鉴于就业市场短期内不会根本好转,专家建议当下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更理性一些,不应再单纯追求高薪,而应更多着眼未来提升空间和工作经验的增加。他们还认为,大学生应努力学习外语,提升自身能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