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首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经验做法系列报道]北京东高地街道东


扶危济困 授人以渔 用爱心撑起一片蓝天

  东高地街道位于丰台区东南部,辖区面积3.27平方公里,共有常住人口19011户,60053人,下设十个社区。其中东高地社区是东高地街道最大的一个社区,有71个楼栋,常住人口 4230户,14874人,大部分是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退休人员,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截止到09年底社区共有失业人员529人,其中男356人,女173 人,无就业愿望152人,无劳动能力15人,残疾人12人,出国4人,隐性就业47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46人,315人就业,就业率91%,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34人,28人就业,就业率82%。

  东高地街道把加强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建设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功能为宗旨,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主动做到"四个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工作到位),努力实现"三个及时"(及时发现、及时援助、及时解决)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推动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我社区连续三年获得了"充分就业社区"的荣誉称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建立机制,在加强工作组织领导上下功夫

  街道办事处把加强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建设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有机结合起来,成立了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依托街道劳动保障平台,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协管员为骨干的组织结构,和" 工作有分工,责任到个人"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把"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落实各项基础服务工作"的活动内容落实到位、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发挥社区基础作用。 此外,13个社区居委会干部分片包户,再加上298个门栋长,在辖区内形成了一道严密的组织网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二、广泛宣传,提供服务,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为了能更好地为失业人员服务,街道积极改善社区办公环境、建立失业人员培训活动场所,统一为社区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话。社区通过宣传橱窗、闭路电视、电子显示屏、发放宣传材料等,同时还在社区开辟了"就业之窗"的固定栏目,大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和信息,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再就业优惠政策。仅09年一年社区橱窗宣传36期、闭路电视播放公益广告80余次,电子显示屏宣传100余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500余份、出黑板报30期、为失业人员职业指导300余人次。通过积极地宣传动员,提高了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了条件。

  三、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在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上下功夫

  基础工作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必须抓好抓实。

  街道社保所精心组织,要求各社区统一标准、统一报表,建立了全面规范统一的就业服务工作台帐,各类失业人员失业登记和就业去向全部实现了微机管理。首先是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五统一",即:统一基础台帐,统一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名称标牌样式及规格,统一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标准。其次是建章建制、严格管理,积极发挥劳动协管员的作用。为提高劳动协管员的工作能力,社保所对劳动协管员进行了一系列培训;要求劳动协管员对辖区内所有失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逐一入户登记、分类、造册,全面掌握人员基本情况,对社区失业人员情况做到"四清",即家庭情况清,经济收入清,技能水平清,就业愿望清。再次是社保所健全劳动协管员的管理考评制度,通过三项措施,充分发挥劳动协管员的作用:一加强业务培训及理论学习,定期对劳动保障协管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系统学习社区就业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就业再就业方针政策等方面内容;二健全劳动协管员考核制度;三坚持例会制度,每周二召开例会,研究工作,解决问题。

  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社区结合特色工程--民情日记,建立了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服务制,把310名社区干部和门长划分成16个动态网格,每个网格有专人管理,在民情日记中把失业人员情况、需求等问题及时的反映上来,使社区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宣传材料 连续 劳动力市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