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让投资成为拉动就业的“引擎”


——南京市探索实施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制度取得积极成效

怎样充分发挥投资项目拉动就业效应?怎样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这些一直是江苏省南京市重点关注的课题。

2010年1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评出十大创新政策,南京首创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制度入选 “2009年度中国社会政策十大创新”。

“这是鼓励,也是压力,这要求我们要加快探索步伐,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投资真正成为拉动就业的 ‘引擎’。”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巡视员殷民说。

创新之难

2009年,南京市政府根据 《就业促进法》关于 “建立就业论证制度,发挥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增加就业岗位”的规定,把建立实施投资项目就业论证制度作为政府促进就业扩大就业的法定义务,列入2009年市政府重点民生课题。

消除歧义、统一思想,是南京市投资项目就业论证制度创建伊始面临的艰难挑战。据殷民介绍,当时的歧义主要集中在政府有些部门认为建立就业论证制度增加了行政审批前置事项,不利于地区间的招商引资和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区县和开发区认为,把投资项目和创造就业岗位捆绑论证,影响经济指标绩效考核;项目投资方担心新建项目创造就业岗位不多会遭限制。

几经周折,创新至难。 “当时的创新确实不容易,好在我们坚持了下来,最后达成了建立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制度有利于预期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只有就业局势的稳定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等共识。”殷民说。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南京市出台了 《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工作意见》。殷民介绍说,为了确保构建科学完善的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工作体系,南京市规范评估流程,即负责投资、技改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以及工商管理和社团管理的部门,整合行政资源,指导项目投资方进行评估测算,到将每个投资项目的就业评估内容经由信息平台实现交换互通,再到通过完善工作联席会议,定期对投资项目带动就业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再到及时将评估结果上报政府和对社会公布,最后相关部门根据评估报告所提供的岗位需求,制定职业技能开发计划,为投资项目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我们精心设计评估内容,在投资项目就业评估表的设计中,既有投资项目基本情况,也包括项目在建期间产生临时就业岗位情况和项目建成后新增稳定就业岗位数、岗位类型和人员技能要求等相关信息。”殷民介绍说,为了提高效率,南京市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各个部门通力协作,明确评估分工。 “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大家对自己的职责了然于胸,工作效率很高。”殷民说。

探索之艰

创新就意味着勇于探索,不畏艰难。

为了能尽快获得经验,南京市探索尝试模拟运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我们对市政府确定的2009年新型工业化重点投资项目中的100个进行了就业试评估,获得了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初步经验。”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处长张国权说。

据了解,南京市100个新型工业项目投资总额540亿元,项目在建期间产生临时用工岗位21425个,项目建成后预计产生稳定就业岗位65775个,平均投资亿元产生临时岗位40个、稳定岗位122个,用工需求信息已经通过劳动力市场向教育、培训、职介机构发布,临时岗位用工基本到位,稳定就业岗位前期实现对接匹配18362人。

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

“为了能全力推行,利用模拟就业论证取得的经验,我们立即着手完成投资项目就业评估信息系统程序开发和运行测试。”张国权介绍说,整个系统的研发和测试伴随着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每一位同志的心血和汗水。 “投资项目就业论证系统、评估系统的点滴变化都是工作人员经过无数次尝试后结出的果实,凝聚着大家的希望。”张国权感慨地说。

风雨之后总会见彩虹。在历经了日以继夜的探索努力后,南京市投资项目就业评估信息系统于2010年元月正式挂载南京市市政府信息网运行,投资项目就业评估系统对全市40家涉及项目立项、审批、备案的部门 (含开发区)开放,保证了对投资项目就业评估的广覆盖。

收获之丰

今年1月-5月,南京市利用投资项目就业评估信息系统上传数据库的投资项目数已经有143个,系统通过比对预先设定行业参考数,对每个投资项目当场给出了就业贡献的评估意见。143个项目在建期间产生临时就业岗位42613个,平均每个项目在建期间产生临时性就业岗位299个;143个项目建成后预计产生稳定就业岗位99755个,平均每个项目预计产生稳定就业岗位698个,平均投资亿元产生稳定就业岗位141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动力市场 平均数 招商引资 项目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