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河北:关于城镇困难妇女就业状况的思考


大龄下岗失业妇女、特困家庭妇女、零就业家庭妇女以及进城务工妇女,是城镇人口中的困难群体。解决好这一类型人员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因而始终是城镇就业工作的重点。同时由于这部分人员在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与城市化发展要求的不适应,因而也始终是城镇就业工作的难点。抽样调查显示,这一部分人员在就业中面临的来自自身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技能单一,选择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接受培训是妇女掌握和提高就业技能的主要途径。调查发现,目前全省35岁至45岁之间的大龄下岗失业妇女有80%以上,特困家庭妇女、零就业家庭妇女以及进城务工妇女有64%以上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而只接受过简单的引导性培训或应急培训,因而没有更多选择就业岗位的机会,能够实现稳定就业或再就业的比例只占57%。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员主要是依靠政府提供的交通协管等公益性岗位或社会力量提供的家政、社区服务等岗位实现临时就业。
二是思想保守,选择就业的方式比较传统。调查发现,在上述人群中,76.5%的人认为,能够找到一个相对稳定而又适合的就业岗位是自己最大的目标,只有35%左右的人愿意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实现就业,积累经验后再做打算;只有17.8%左右的人有创业当老板的愿望;只有16.5%的人有竞争管理职位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而形成了重新就业的巨大障碍。
三是期望过高,选择就业岗位过分挑剔。部分人员对就业岗位抱有过高期望,宁肯不就业也不愿接受自认为不理想的岗位,高不成低不就,导致长时间不能就业。
当前,河北省正在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实践表明:城市化率的稳步提高不但能够打造有利于聚集产业、人气等发展要素的良好环境,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城市的消费需求,而这些都将刺激和带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不仅给解决城镇困难妇女的就业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新的要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和广大妇女的新期待,城镇困难妇女的就业工作必须改革创新,实现新的突破。为此,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健全就业服务机制,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失业妇女是一个弱势群体。长期以来,男女两性不能平等享有劳动资源、妇女劳动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现象在我省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于城镇困难妇女更是如此,针对她们的就业服务工作普遍存在着不规范、不扎实、不到位等问题。我们认为解决好她们的就业问题,必须要靠健全的服务机制从根本上提供保障。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以职业技能培训、岗位项目推荐、创业资金支持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工作机制。具体讲就是:要以社区、街道为主体,建立城镇困难妇女就业信息档案,并在妇联系统内实现信息的上下联网。要建立起同用工企业的协调联系制度,订立用工协议,定期通过河北妇女创业就业网发布用工信息。要建立由政府主导,妇联、劳动、教育、财政、工会、人行等部门参加的妇女就业工作协调小组,重点在培训资源共享、创业项目提供、小额贷款发放、劳动权益维护等方面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确保为就业困难妇女在就业之前提供至少两次以上系统的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确保每月至少为其推荐一次就业岗位和创业项目;确保根据本人申请,并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为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确保在其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保护。
二、采取项目运作方式,增强就业服务实效。近年来,河北省妇联先后执行了省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大龄下岗女工再就业重点帮扶资金”和省民政厅“福彩”巾帼创业援助等项目,大力推动和扶持城镇困难妇女创业就业,共使用资金200万元支持全省50多家企业通过贷款扩大经营规模,并帮助11个市妇联创办了家政服务公司,共吸纳近万名城镇妇女特别是就业困难妇女实现就业或再就业。由于项目实施的对象、范围和目标都很明确,所以效果非常明显,各市创办的家政服务公司很快就成为当地的服务品牌和妇女就业的重要渠道,比如石家庄的“嫂子家园”、张家口的“爱心豆宝宝”、唐山的“知心大姐”、沧州的“好月嫂”等等。但是,这些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众多失业妇女的就业需求。建议各级政府转变思路,充分发挥调配资源的主体作用,通过立专项、多立项,不断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打造新的就业平台,确保把城镇困难妇女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技能培训 载体 抽样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