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农民工、大学生就业率失真将制造社会摩擦
经济结构难题在社会层面上继续深化。
从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数据大幅好转,人们开始议论GDP不是保八而是超过八的问题。但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难题,泛化为社会层面的难题,显示经济结构正在加速扭曲。
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好转主要因为银行的天量信贷与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这导致投资增加,直接转化为 GDP,基础建设所需的水泥、粗钢等进入热销期。上半年新增信贷超过6万亿,全年超过9万亿,而中国今年当年的新增起码在4万亿以上,远远超过中央政府提出的3年4万亿的积极财政政策,如此之高的信贷、投资增长为1949年以来所仅见,因此,有理由得出结论,目前恢复经济的政策不仅没有改变中国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保持平稳略增的态势,出口下滑是无法改变的长期趋势,投资疯狂增长,三驾马车成为一驾独行车,速度越快,风险也就越大。
经济风险已经表现在社会层面上,今年以来爆发了一连串社会事件,邓玉娇事件、江西南康、湖北石首、昆明处女卖淫等案件,这些案件的共同点就是爆发力强、影响力大、对抗情绪强烈。
在社会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工与大学生的就业难。去年年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的失业农民工数量是3,000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给出的数据是2,000万人。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现改名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 2008年3月曾公开透露过农村失业人口突破2亿人,城市失业者达5000万。田成平的数据包括外出打工农民和留在当地的隐性失业农民,前面两个数据仅指外出打工的失业农民工。另据测算,每年新增待业农民工500万。如此庞大的失业农民群体,在失业率的统计范畴之外,这些农村失业群体既不能纳入城镇登记失业率,也不纳入任何一个失业衡量指标。因此,从失业数据上来看,中国的城镇失业问题一直不严重,2007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4.0%,2008年 4.2%,到2009年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4.3%。就连城镇失业率也有注水之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的调查失业率大约是9.4%,比登记失业率高5.2%。
统计数据不准确,将是致命的谎言。如果我们仅仅看城镇登记失业率,会认为中国根本没有经历经济下行周期。但不被纳入统计数据,不证明庞大的农村失业人口不存在,政府将在无据可依的情况下,不得不面对农村基层社会更多的骚动。事实上,从社会学分析样本来看,自从掀起农村打工潮以来,中国农村生活的改善主要依靠打工收入反哺农村的资金,依靠广积粮的模式,农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贫致富,高失业率必然导致农村基层社会不可能进入稳定态。
政府以给单位裁员设置门槛的方式,结果是造就了更大规模的隐型失业,无薪假期、员工薪酬下降、国企效率低下等弊端,正是隐型失业在社会层面的忠实反应。
与农民工失业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大学生就业率,今年毕业大学生在611万人,往年未找到工作的沉淀大学生大约在300万人,两者累计约为900万人。7月9日,教育部宣布,截至到今年7月1日,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率达到68%,与去年持平。此数据一出,遭到无数的网络板砖,包括教育界人士、大学生本人及其父母,对于大学生就业率数据中存在的猫腻,毫不留情一一挑明,其中最绝的一招就是,没有签订就业意向书者不得拿毕业证书,这就逼得大学生四处托人,签假意向书蒙混过关,甚至大学参与在内,寻找挂靠单位联手作假。大学生就业难的真相被漂亮的数据掩盖,日后必然爆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7月7号和9号召开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经济专家和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意见和建议。在会上温家宝指出,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他认为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09-07-16/11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