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深圳出现大量外省农民工退保现象引发关注




  “老了就回家,还有一块地。”这曾是上一代农民工的普遍想法。退回农村能否解决养老,现在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

  重庆市綦江县政协副主席冯秀干告诉本报记者,目前45岁以上的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的30%,他们因年老将逐渐返回农村,“但我国多数农村人多地少,即使是壮劳力,完全依靠土地也难以养活自己,老年人想依靠土地养活更加困难。”

  于是一个悖论产生:既然回乡养老,则不太有能力种地,年轻人又外出,土地作为最后的养老保障,如何来实现?这是一个危险的忽视。

  农民养老四大模式

  “双低”模式,即低成本进入,低标准享受,它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降低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等方式,降低农民工的参保成本。相对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也适当降低,重庆2007年推出的政策,就采取了这种模式。

  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即进入制度新建的尝试。

  当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根据这个原则,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也在进行着不同的探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苓玲向本报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概括起来有四种模式。

  一是“城保”模式,即把农民工社保纳入城镇社保中,执行同一政策,但当农民工和企业终止和解除劳动后,社保机构大都将其个人账户的资金一次性发给本人,同时终结养老保险关系。目前,广东、甘肃、河南、陕西等许多省市采取了城保模式。

  “这种制度缴费门槛过高,严重影响农民工和企业参保积极性。”刘苓玲说。2005年底,广东省实有的农民工1700万人,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580万人,参保率仅34%。

  二是“综保”模式,这被称为专门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社会保障模式,首先由上海设计实施,成都也采取了类似模式,即把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三项保险捆绑在一起,按比较低的费率缴费,如上海规定综合参保率为12.5%,成都规定为20%。

  对此种模式的普遍评价是,它比较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但是更强调医疗与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则显得薄弱,同时自成体系,很难与城镇养老保险相衔接。

  第三种是“双低”模式,即低成本进入,低标准享受,它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降低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等方式,降低农民工的参保成本。相对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也适当降低,重庆2007年推出的政策,就采取了这种模式。

  此外,还有“农保”模式,这也被称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将农民工纳入流出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存在诸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处于停顿状态,至今无成熟方案。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地推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不能真正起到养老保险作用,得不到广大农民工及企业主的支持,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希望国家层面进行统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很差钱:高投保率之问

  对于农民工来说,“一百块也好,五十块也好,都是很重要,舍不得拿去参加社保。”重庆农民工肖胜经说。

  影响农民工参保的一大障碍,是缴纳比例太高。

  按照现行大多数省市普遍实行的“城保”模式,用人单位需缴纳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工资的8%,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低收入的“农民工”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本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民盟重庆市委的调查显示,农民外出务工,70%以上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还有相当部分月收入只有700元左右,农民工普遍认为,除了生活费,每月再交这笔费难以承受。

  重庆市綦江县政协副主席冯秀干告诉本报记者,养老保险缴费是以当地职工上年人均工资为基数,即使在西部一些省市,职工年均工资也高达一万二以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达两三万,大大高于农民工实际收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群体 数据 外出务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