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金融风暴 悄然裹挟了中国沿海农民工的命运


  从这种动态变化中可以看出,出口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而更令人担忧的则是对于就业的影响。比如,1—8月,我国纺织业实际就业人数减少6.4万人,而去年同期是新增近20万人,“一进一出”相比,今年前8个月实际少吸收就业26万人。这种情况在服装鞋帽等领域亦有所表现,而小型企业所受到的冲击就更为明显。

  鼓励创业 有序转移

  ——多管齐下安置返乡农民工

  农民工数量庞大,据农业部今年8月提供的数据,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只要十分之一的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绝对值就将达到2200万人。

  长期关注农民工问题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树凯指出,由于农民工失业不纳入政府失业率统计口径,从表面上看不会形成严重的就业问题,事实却并非如此,农民工就业占据了制造业就业的几乎半壁江山。从目前情况看,随着国际金融动荡,世界宏观经济状况恶化,明年国内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沿海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经营将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农民工失业返乡所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

  在赵树凯看来,农民工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一族,不仅仅因为失业,还因为他们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基本保障。赵树凯建议,作为输出地政府,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别是尽可能将有关失业者的保障措施覆盖到农村,如对农民工进行失业救济。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利益沟通和表达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了解和平衡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把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缓解冲突的升级。

  如何转移安置返乡农民工?赵树凯提出,农民工不仅是打工者也是技术工人,他们在外摸爬滚打多年,手里也积攒了一些余钱,是一股潜在的创业力量。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对于回乡创业的农民,可以给予相应的土地、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并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赵树凯还同时指出,在鼓励自主创业的同时,要实施有序转移。内地外向型经济不太发达,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崛起,相对而言,企业用工需求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劳动部门可以搜集岗位就地安置返乡农民工。

  对于输入地而言,赵树凯认为,当地政府应出台更多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有实力的企业目前可以进行适当的人才储备,还可以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如果与职工达成一致,愿意降薪,就可以避免裁员,让农民工与企业共渡难关。人们欣喜地是,一些输入地的政府已经关注到这一现象,并开始付诸行动积极寻求解决途径,使农民工稳定就业。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今年8月中旬发文,要求在全省开展企业岗位流失情况的专题调研;深圳市劳动保障局于11月4日下发《关于积极稳妥做好农民工稳定就业工作的紧急通知》,意在确保在出口下滑、大批工厂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失业农民工不被欠薪。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增4万亿投资,扩内需、促就业。此举将成为根治目前农民工失业冲击波的治本之策。(解希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寒流 劳动力市场 数据 重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