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六盘水市:36万农民外出务工


        近日,在火车站、汽车站到处能看见扛着大包小包外出农民工,这些大批外出的农民工经过与家人的短暂团聚后,冒着严寒又匆匆踏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重新开始他们打工之路。

        他们有的人忙碌在建筑工地上,有的人忙碌在工厂的生产线上,他们为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过了年,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团聚,看看自己的父母和子女,讲讲外面的世界。今天他们又将离开故乡……

        2月19日,记者在六盘水市火车站、汽车站采访了很多即将外出的农民工,他们说:“打工生活虽然艰辛坎坷,但是在外面见多识广,也能学到不少技术,赚了钱学好技术,回来改变家乡面貌。”

        20日上午,六盘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熊建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截至2008年1月14日,六盘水共有36.87万农民外出务工。他们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提醒农民工,外出务工一定要加强维权意识。

        农民工心声 没有技术 寸步难行

        “光靠体力外出务工,不仅找不到好的工作,一年下来,累死累活不说,还赚不到钱。在外打了五年工,现在依然一无所有。”在火车站等车的唐先生告诉记者。

        “在我们外出务工之前,当地劳动部门也不断向我们发放宣传资料,要求我们在付出劳动之前一定要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其实我们也知道这方面的重要性,我也曾多次因为没有与对方签定劳动合同而无法要到工资。但像我们这种既没有文化又没有技术的人,如果不主动找用工单位,人家根本不会要我们,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对方签定劳动合同,人家要么不签,要么就不要你干。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干委屈自己干下去。正因为什么都不懂或者本身没有文化的缘故,在这五年的打工生涯中,曾4次遭遇企业施工老板拒绝付给工钱。要是有技术的话就好多了,不仅工资高、活路轻,找工作也不难。这次出去我也准备学习一下电焊,现在焊工可吃香了。”唐笑着说。

        打工经历 从工人到主管

        在火车站候车室里,张先生夫妇守着三大包行李,无精打采地期盼着列车到来,能尽早的搭上火车。张告诉记者,他是水城县木果乡人,今年36岁,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出生,靠着几亩薄土地维持生活,日子一直过得很艰辛,为了改变全家人的生活面貌和生活状况,1998年他踏上了开往浙江温州的列车,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

        在这十年的打工生涯中,凭借年轻力壮的身体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先后干过土工、抬过空心板、跑过销售、进过厂,经过十余年的打拼,如今他已是温州一家玩具厂的主管,月收入达到了2500元,他妻子也在温州一家服装店打工,月收入也有1200元左右。

        “不管怎么说,在外打工总比在家守着几亩土地日子好过得多,这几年通过自己的打拼,家里多少有了点积蓄,只是在外对家人的思念让人难以忍受,我有两个孩子,大的才8岁,小的只有5岁,上有年迈的父母,每当逢过年过节或家人伤病的时候,对他们的思念会更加的迫切。”张先生对记者说。

        劳动部门提醒 外出务工要学会维权

        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支队透露,自2007年12月以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1260民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634万,涉及企业25户。

        当前,由于部分业主不按照合同的规定支付工程款,导致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部分施工企业未按规定与劳动部门签定劳动合同,致使农民工维权举证难;部分企业违法分包,工程完工故意拖延不与施工方结算等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

        针对以上现象,这位负责人提醒广大农民工朋友,外出务工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要加强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维权意识;进入用人单位,要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一旦自己受到的权益受到侵害,就能够向劳动部门提供证据;要保护好与用人单位的相关证据,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及时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或者举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外出务工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