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古稀”理事长高洪玉的“三夏”故事


想过平凡的生活却被“情怀”牵绊

在高洪玉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专门摆放各种证书和奖杯的橱柜,一摞一摞鲜红的证书着实让人惊叹。“这是我在农机行业奋斗五十多年的结果,在我看来,这些东西不是荣誉,而是一种记录,记录下我在农机行业奋斗的一辈子。”高洪玉动情地说。

近些年,随着农机合作社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合作社的带头人,他当然比一般机手更明白其中的艰辛。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他不是没想过放弃,毕竟,他已经是一位古稀老人。“累,怎么不累,我都到这个岁数了,也想着退休,过不操心的日子。但是,每次想放弃的时候,又觉得合作社的社员离不开我。”当惯了合作社的家长,高洪玉将社员都看做自己的亲人,在亲人需要的时候,又怎么能够不站出来呢?

“记得我小时候,农机真是个稀罕物。大部分农民还都是在田里人工拉犁、拉耙。尤其是到‘三夏’麦收的时候,全家人下田割麦,有的时候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看得我心里难受,觉得农民实在太辛苦。”回忆起过去,高洪玉感慨万分,“后来,我见到了农业机械,用这些铁家伙干活,效率高,农民也不用那么累。我就产生了从事农机行业的想法,那个时候,村子里谁要是开一辆拖拉机,牛着咧。”没想到,高洪玉踏入农机这个门槛,一干就是50多年。“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岁数大了,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但看到社员们奋战在田间地头的样子,我就觉得自己还是舍不得离开农机。机手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机手,看着他们因为农机都发家致富了,我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高洪玉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高洪玉给自己的外孙女打了个电话,“你今天别叫外卖了,别出去吃,我回家给你做饭。”温柔的语气,让我们暂时忘却了眼前这个人就是那个指挥着800多名机手走南闯北征战“麦场”的理事长。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外孙女马上就要高考了,这几天想好好照顾一下她,但是,又因为“三夏”太忙碌,总是说要给外孙女做顿饭都没时间。抉择总是让人两难,在亲情与社员利益之间,高洪玉做出了令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的选择,也许正是那一份对农机事业的情怀,让他如此义无反顾。

对于未来 他思路清晰

说起对未来的打算,高洪玉一点也不含糊,思路非常清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目的就是在经营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现在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谁最先得到信息谁就能最先得到市场。”他告诉记者,现在“三夏”,他都通过“农机直通车”等软件通过互联网给机手联系工作,让社员们享受到最新最快的信息。

在发展新客户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老主顾,“合作社把提高农机作业效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当地的农户一定不能丢。另外,到河南、河北、内蒙古、安徽等地联系跨区作业业务,也一定要落实作业地点、时间、价格、数量,并签订作业合同,避免盲目跨区作业的情况。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三夏’的时候,合作社平均每台收割机年增加农机作业面积200亩左右,增加机手经济收入近万元。”高洪玉表示。

为了保障合作社机器能够及时得到维修保养,合作社还建立了自己的农机维修厂,“尤其是‘三夏’这种时候,坏个车真闹心,有了这个维修厂,方便多了。”高洪玉笑着说。据了解,目前该维修厂已经成为辐射菏泽等周边市县的区域维修点。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作为老农机人,高洪玉深知培训的重要性。“培训是绝对不能少的,每年合作社都要为社员进行多次培训。培训课程包括农机具维修、保养,农机安全、新型设备的应用等等。尤其是‘三夏’前的培训,不仅要让社员在技术和安全意识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紧跟时代的脚步,毕竟农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实在太快了。”高洪玉还告诉记者,合作社除了聘请一些专家为社员进行农机专业知识的讲解,他自己也经常给社员们上课,将自己丰富的经验传授给广大社员。

“农机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已经和我的血液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我会在农机这条道路上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了。”高洪玉的语气诚恳且坚定。

 

                “三夏”期间,合作社维修厂抢修机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拖拉机 处理 整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