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卫平 马徐丽 刘智永
41岁的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坞家村种田大户尹仁刚家现承包土地120亩,大、小农用机械6台,从插秧到收割,全程实现了农机化,如果这些农机只是自家用,几天就完工了,120亩农田,年收入不过五、六万元。尹仁刚说:“没有农机具的话,根本没办法种田,全部采用人工,不要说找不到劳力,就是找到了也不划算、亏不起。但购买了农机具,如果没有合作社的调配,农机的利用率太低,投入好几十万的机具成本回不来。”这不是个例,金坛市直溪镇坞家村还有许多像尹仁刚这样的农民,由于农机具使用效率低下,买了农机就等着亏本。
为了解决农业机械化使用率低、保养成本高、综合效益差的现实问题,2012年,金坛市直溪镇坞家村在市农林部门和直溪镇工商联商会的帮助下,把一家一户的农机户组织起来,成立了坞家村股份制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入社农机统一调度,既保证农业种植不误时,又可保证农用机械作业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使土地、劳力、资金、技术、装备、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快了农业科技,特别是新型农机具的推广运用。
农机有了一个“家”坞家村股份制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资产达500多万元,个人机具资产入股达400多万,村资产股权100多万,大型收割机、拖拉机、自走式插秧机、大型自走式植保机等各种现代化农用机械60多台套。合作社不但有专门的培训室,还有专门的维修车间、配件间。
农机户徐锦说:“每年农闲时,大小农机具没有库房,只能露天存放,风吹雨打,增加了机具的维修成本,合作社1200多平方米的专用库房,让散落在一家一户的农机有了一个家。”
金坛市农林局局长闫炳泉表示,坞家村股份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但有效解决了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众多分散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而且有效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农机化经营的综合效益。
农机利用率提高几年前,尹仁刚加入坞家村股份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统一调配下,代耕、托管了其他50多户农民的责任田300多亩,每年纯收入达20万元,其中,收割机一项就可增加收益10万元。
农户王荣富说:“以往种田,由于农用机械的利用率低,各项成本高,一年忙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收益。”他家的一台高速插秧机,每天可插秧60多亩,自家承包的200亩农田,4天就完工了,去年,在村农机合作社的统一调配下,共插秧2000多亩,仅此一项,每天就可增加收益2000元。现在,王荣富每年纯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
今年53岁的农民张建平,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购买大小农用机械20台,他专门做农机服务,不但每年收入达50多万元,还常年为本村六、七位专业农机手提供就业岗位,农机手在农忙时的日工资一般在300元左右。
农民种地有保障坞家村股份制农机合作社将农民的机械集中管理,不但优化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率,还对耕种、下秧、防病治虫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解决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今年夏收夏种期间,笔者在该村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台收割机匀速驶过,身后则是一行行切碎的秸秆。而在另一边,已经收割完毕的麦田里,一台插秧机笔直开过,身后则是一排排青青的秧苗,麦田成了稻田。农民俞卫忠的100亩地全都采用了机械化耕作,他算了一笔账:“收割机1小时可以作业10亩,插秧机1小时可以作业7亩,100亩地一个农机手一天就干完了,而在以前,一个壮劳力一天只能作业1亩。”
村民景粉书,60多岁,种田30多亩。以前想用劳动力,但由于用工难,请劳动力帮忙成本高,但要买个插秧机,少说也得10来万,得不偿失。与合作社签订了合约后,这情况得到了改变,再也不用费心了。
农民放心去打工坞家村合作社总共托管土地3900亩,统一治虫、统一防病,农机合作社还成立了统防统治专业服务队,涉及农户118户,农田2573亩,仅在统防统治这一项上,每亩就为农户节省40元。同时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又为农田节省水稻、小麦两季的收割费25元/亩,节省成本85元/亩,全村节约3.5万元。
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合约,托管式全程服务农民的土地,使其安心在外上班。坞家村四组村民芮建国,在北京打工,年收入4万元左右。妻子在厂里上班,年收入近3万。由于家中有7.5亩田,以往农忙时节芮建国都要从北京赶回,妻子也花费很多时间照顾农田,误工损失达1万元。自从签订合约后,夫妻俩不再操心每年的8次灭虫作业,两人安心上班,收入增加不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5-6-24/23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