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张桃林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面积持续增加,机械深松作业成效显著。精心组织农机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大功率、高性能、智能化农机装备及优势经济作物生产机具研发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发挥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作用,研究提出了中长期攻关方向及相关政策建议。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举办多期“政企联动”农机维修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和重要农时主推技术培训班,培训各类农机化人才500多万人次。扎实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在全国布局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推广示范片,推动实施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新增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2.6亿亩,其中新增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1650万亩。内陆棉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探索取得重大突破,山东机采棉模式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新疆地方机采棉模式种植面积达500万亩,机收水平达12%,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抓住春播前和秋收后两个重点时段,强化政策引导、技术指导、任务督导,积极组织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全年累计完成作业面积1.5亿亩,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亿亩目标任务,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增产基础,得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依法管机水平持续提升。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监理“为农民服务”活动,普遍推行法律依据、服务事项、收费标准“三公开”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两制度”。推动落实安全监理惠农政策,开展安全生产防护性能提升试点,为88万台农机免费粘贴夜间反光装置;免除小微企业农机牌证收费,预计全国拖拉机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超过70%,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强化宣传教育和安全检查,组织举办农机安全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得到国务院安委会的通报表扬。创新“平安农机”创建机制,推出一批示范县、示范岗,提高了创建效果。组织开展全国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监督检查,督促整改,推进依法鉴定、规范鉴定,全年共完成部级推广鉴定产品2200多个。以微耕机等在用机具为重点,组织开展质量专项调查及安全检查,加强质量监管,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投诉质量问题,有效维护购机用机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1-11月份全国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了27.7%、2.2%和15.9%。

总的看,一年来农机化工作卓有成效,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长期奋战在农机化工作一线的干部职工、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机手表示亲切的慰问!

二、关于当前农机化发展形势和任务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实施,开辟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黄金十年,农机装备总量及农机工业都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农机总动力先后迈上7亿、8亿、9亿、10亿千瓦4个大台阶,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增加了4倍、2.7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了27个百分点,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机化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显著增强。成绩骄人,举世瞩目,值得我们农机人引以为豪。

但也要清醒看到,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新挑战的背景下,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机械化面临着更迫切的要求、更严峻的挑战。

从机遇看:随着农民老龄化状况日益突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步伐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约束日趋紧张、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仍然偏低,在解决“谁来种地”及实现绿色增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农业机械化大有作为。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农民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家庭农场等逐渐成为农机化应用新型主体,对配套化、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农机装备和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必将对农机化发展产生新的推动。

从挑战看:农机化虽然经过前10年政策支持、需求拉动,在农机总动力、主要机具数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等方面实现了迸发式的“量”的增长,但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和效益不高等问题逐步显现,“质”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部分环节发展后劲乏力。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农机动力、燃油消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应用;有些农业生产环节机具正趋于饱和或已经饱和,局部存在保有量过剩,出现利用率显著下降的趋势。跨区作业半径缩短,机手雇工工资及机具购置折旧成本持续上涨,单机经营利润空间缩小。农机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一些地区驾驶人员50岁以上的超过70%,熟练机手及高素质的合作社领头人紧缺。多数作业服务组织还属于松散型合作,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交易成本、服务成本比较高。围绕农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配套不足,农机“看病难、行路难、住房难”问题突出。一些机械化率低的薄弱环节、落后地区发展缓慢,不仅受制于适用机具研发,更源于品种、农艺、加工工艺、地块条件等综合因素缺乏有机衔接,系统性解决难度大。这些问题都是前进道路上的坡坎、成长中的烦恼,要靠科技进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来解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强化 整地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