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农机创富先锋什么样?


再说喻圣林的合作社。

合作社是能人经济。从这个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看,喻圣林显然是个农村能人,也可以称得上新型农民。他们这样评价喻圣林,能人能干又肯干,为人和善,谋事实在。有文化,技术精,善管理,会经营,是个当之无愧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喻圣林说,一个人的成功,光自己能干、肯干不行,还要有高人指点,有贵人相助,有大伙给力。一个好汉三个帮。他说的贵人是县农机局长杨立栋,为他的发展一直提供政策,项目支持。他说的高人是全椒柴油机集团原副总经理谷成勇,为他提供技术、信息支持。是他们成就了他的成功。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是民生的需要,时代的要求。当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当农民种田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人们呼唤专业合作社的成立。

县农机局长杨立栋认为,当时,在农机大户喻圣林的基础上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于是,他找喻圣林交谈,希望他在农机大户的基础上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同行人心有灵犀。喻圣林的心象火一样被点燃。村、镇干部十分支持,出主意,指路子,给政策。村民们更是一呼百应。于是,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便应运而生了。喻圣林被推举为理事长。农户们有钱的出钱,有机的出机,有技术的出技术,各尽其能。大家带着拖拉机、收割机入了社,迅速形成新的生产力,发挥了合力的优势,取得了规模效益。全村23个村民组,1100户人家,3500人,70%的劳力外出打工,村里15000亩土地除部分水田种藕由专人承包外,其余的13700亩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土地由合作社种,合作社每年每亩支付给土地流转户510斤籼稻作为分红。

村长高学奉说,合作社几乎种了全村的田,打工的安心在外打工,农户的田按地亩分红,不再操心种地的事。土地流转了,农民间再没有因地界、因用水起矛盾,闹纠纷。大家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村民胡道奇把家里的22亩田流转到合作社,夫妻俩在城里打工,又陪孩子读书,感到安心满足。打工挣了钱,孩子读了书,家里还有粮食,说起这些,露出一脸的幸福。

加入合作社——体面的劳作

喻圣林认为,合作社就是抱团,合作社就是优化组合。合作社的成立,使土地、劳力、机械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配置,既避免了农民家家户户购买农机,又解决了无机户和无劳力户种田的困难,同时使农机充分发挥了作用。这显然是农机化发展的方向。合作社使农民由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变为统一的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合作比其他形式更加稳固,两者的行为目标高度一致,生产经营上的相互配合与协作趋向自觉,利益调节不再是单纯的赋予。股权分红成为最主要的利益调节器。

2012年,东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阴雨天气,对水稻收割造成极大影响。汊河农机合作社根据省农机局提供的信息和要求,迅速组织97台联合收割机日夜兼程,浩浩荡荡开进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参加跨区作业。从规模上、数量上、路程上前所未有。他们歇人不歇机,一连干了22天,作业面积达25万亩,每台机子纯收入8.5万元以上。我们和社员们交谈时,他们说,入社前,单打独斗,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这样的收入。合作社的这次行动,使大家认识到合作社的力量,感觉到了自己的体面和尊严。他们说,人拉犁,肩扛锄,祖祖辈辈面对黄土背朝天算不上体面。责任制后,用上了小牛小驴小板车也算不上现代农业,现在开着机器生产粮食和工人在工厂做工没有什么区别,合作社与城里人开的公司没什么两样。大家认为成立合作社,土地流转,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农民从粮食地里解放出来,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种田的收入,赶上在外打工的收入,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大家算收入账。社员们说,自从入了社,农机的效益得到最大发挥,收入年年增加,出钱的按股分红,出机械的按实际作业量分红,土地流转户按地亩分红,公平合理,谁也没意见。2013年,每个社员收入平均增加了2.7万元。由于土地统一耕种,统一施肥、植保,每亩节约成本300多元,每亩增产20多公斤。他们说合作是一种合力,合作是一种财富。社员胡开龙讲了他自己的收入情况,他是带着两台拖拉机和一台收割机入社的,承包的26亩流转到合作社统一耕种,去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比入社前净增4万多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联合收割机 土地 粮食 拖拉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