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改革创新 完善机制 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杨洪博 刘小伟

图为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与与会代表参观黑龙江肇东市五里明农机合作社。

 

9月4日,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现场会在黑龙江省召开。会议总结交流近年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及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目标任务和思路措施。会议提出,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的数量比2010年翻一番;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各地农机装备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由农机服务组织提供的作业服务、维修服务能普遍达到行业标准;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主要农作物主要环节实现全覆盖,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和设施农业同步推进。

农机化管理司宗锦耀司长在会议上指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构建“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支撑,是解决农业生产“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重大问题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目标任务,以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重点,以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为方向,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实际需求,最大限度解放发展农业生产力,最大限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要突出四个重点任务。一是着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建立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扶持发展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主体。二是构建新型服务体系,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全面发展,以农机户为基础,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农机中介服务为纽带,农机作业、维修、供应服务为内容,政府支持服务为保障,建立起“覆盖全程、服务全面,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着力完善新型服务机制,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活力增强,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调动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服务品牌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生产潜力和经营活力。四是着力培养新型服务人才,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提升,要按照“政策扶持、多元投入、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会议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头戏”,摆上更加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管理职责,制定发展规划。二是进一步争取扶持政策,继续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向农机专业户、农机服务组织倾斜,积极加强与财政、金融、国土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协调争取各级财政投入、金融、保险扶持和推动落实场库棚建设用地,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强化发展合力,加强农机化系统内部协作,整合有关涉农项目资源,形成共同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强大合力。四是进一步做好示范引导,树立典型、创建品牌、挂钩帮扶,为农机社会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五是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制定市场规范、加强信息服务、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

据悉,近年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推进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拥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6.7万个,农机户4192.3万个。2012年完成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近40亿亩,农机化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4779亿元。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为主转变,为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化 农民增收 组织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