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博 马铮
6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采访时,局长张开伦刚刚陪同河南省副省长王铁从河南省最北的安阳、濮阳两处麦收一线视察回来。这两地麦收结束,河南全省的麦收工作便已宣告收尾,河南的“三夏”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今年河南的夏粮生产并不算十分顺利,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张开伦说,“凭借着管理部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充足的前期谋划、准备,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农业、农机战线全体人员的努力,河南妥善解决了收获季节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夏粮再次实现了平稳、有序收获,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
稳字当头 科学调度迎战极端天气今年,河南的夏粮生产从年初开始就并不平静,天气条件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今春开始,河南的气温就一直忽高忽低,让农机管理部门很难准确预测夏粮收获的具体时点。由于积温不足,河南本预测今年夏粮收获将有所推迟,不料5月26—27日的一场大雨,让该省南部地区的小麦突然集中成熟。
“这场降雨量大、范围广,平均降水量达到了80毫米。这种降雨在河南当地被称为‘送殡雨’,降水后天一放晴,小麦立刻成熟。”张开伦说。河南当地的一句老话“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小麦收获的紧迫状况,驻马店、南阳、信阳、平顶山、许昌、周口、漯河……占到全国小麦产量四分之一的河南,一半的小麦在同时呼唤着收割机。
由于小麦的收获时间极短,小麦集中成熟一定程度上打乱了麦收的常规秩序,也让这些地区的订单作业难以按部就班地实现,局部地区还面临着阶段性的机具短缺。不过,这并未让河南省农机管理部门产生丝毫慌乱。比这还严重的情况,他们在三年前就遇到过。
“2010年,河南遭遇极端天气,几乎是全省范围内小麦集中成熟,当时河南省农机管理部门会同有关单位集中调度,连续3天每天的收割面积都超过了一千万亩。”张开伦说,“有了这样的经验,今年我们很早就已经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麦收前也集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因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麦收紧急情况,河南省提早进行准备,特事特办,对已经不再重点补贴的小麦机放开农机购置补贴,全省新增补贴收割机1.4万台,同时也加大了从省外引进跨区作业收割机的力度,共引进省外收割机1.5万台,比去年增加了5000台,全省投入“三夏”会战的收割机总量达到了16万台,有效保证了机具供应。同时,河南还加大了天气、麦收进度、各地供需情况等麦收信息的发布力度,设立各类农机服务站471个,组织上万名农机技术服务人员投入“三夏”服务,并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集中会战和分散作业相结合,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优势,对局部机具紧缺地区进行规模支援,夏粮收获和秋粮播种任务平稳、顺利完成。
组织有方 “三夏”工作新特点频现今年“三夏”,河南省除投入收割机数量创下历史纪录,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亮点,其中之一就是夏玉米机播率达到了84%,实时播种率也创下历史新高。据了解,河南玉米贴茬实时播种的机械化条件其实早已具备,但农民相对习惯的播种习惯和生产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今年实时播种水平的迅速攀升,很大程度上是麦熟前的那场大雨帮了忙。“雨水足、墒情好,虽然这场大雨给麦收带来了一定麻烦,却很有利于玉米播种。”张开伦说。
夏收期间,河南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秸秆还田、收集、打捆等技术大面积应用,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了不同的秸秆回收利用出路,秸秆焚烧现象明显减少。而河南的小麦机收水平也再创历史纪录,达到了惊人的98%,超过去年一个百分点,河南虽然被不利天气打乱了麦收计划,但却应对及时、措施有力,使今年成为麦收秩序井然、夏粮生产环境较好的一年。
河南夏粮生产得力,离不开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农业、农机主管部门的得力指挥、协调。河南省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多次研究部署“三夏”工作,并亲临麦收一线指导生产。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自始至终深入田间地头检查督导,各级党委、政府也都成立了小麦跨区机收领导小组,“三夏”期间,各地主要领导深入一线,为夏粮收获提供保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3-6-26/23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