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山东临邑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前世与今生


:高德刚 王建峰

编者按:

这是一篇山东省临邑县对本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中介绍了临邑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当前面临的困难。虽然,它的情况不能代表当前超过3.1万个农机合作社。可从这里,或许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看到那些农机合作社熟悉的身影。本报也希望通过刊登该文,听到来自读者对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山东省临邑县农机局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积极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全县农机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运营,把分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有效整合了农机资源,提升了全县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业持续增收。

从“农机协会”到农机合作社

临邑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农机协会阶段,2005年8月,临邑县农机局为实现农机分散经营与规模化农机作业的有效对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创新工作思路,建立了临邑县农机协会,也是德州市第一家农机协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农机协会一度发展到75个,入会会员3800多名,拥有各种农业机械6500多台。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临邑县农机局积极转变思路,引导农机大户创办农机合作社,同时,引导原有的农机协会转型,发展农机合作社。2008年9月,临邑县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经县工商局注册成立,成为该县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此后,农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建设、发展和壮大。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机合作社45个,社员1323人,拥有各类农机具1925台,资产总额达5600余万元。与之相对应,原有的农机协会一部分因经营管理不善而解体,另一部分在县农机局的引导下,逐步转型为农机合作社。

生产作业 农机合作社作用不言而喻

农机合作社成立之后,迅速成为“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的主力军。今年“三夏”期间,受天气影响,该县小麦大面积倒伏,给麦收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全县45家农机合作社在县农机局的统一指导下,带领广大农机大户,统一组织调配全县农业机械,规范有序地开展生产作业,确保了全县79.11万亩小麦及时收获、颗粒归仓。全县完成小麦机收面积78.6万亩,机收率达到99.4%。其中,农机合作社完成40.9万亩,承担了50%以上的农机作业量。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夏秋农机跨区作业的中流砥柱。“三夏”期间,该县共组织16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完成小麦机收跨区作业7.3万亩,实现跨区作业收入400多万元,其中农机合作社安排联合收割机107台,完成5.2万亩,占总量的71%,成为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的重要力量。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该县的农机合作社也成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都眼光超前,思路开阔,接受新事物较快,善于研究新政策,并积极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置新型机械,起到了宣传带动、推广应用的作用,逐渐成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如该县邢侗街道同锦农机合作社依靠合作社发展保护性耕作基地,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前来授课,现场讲解,推动了免耕播种技术的广泛推广。

农机合作社也逐渐成为土地规模流转和经营的强大主体。农机专业合作社凭借独有的资金、机具和技术优势,可以将农民手中大量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搞土地规模化经营。合作社统一组织供应种子、化肥、农药,统一耕、种、收,统一田间管理,既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又为大型、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如富民农机合作社,通过开展土地流转,承包经营耕地1820亩,建成了“德平镇魏德东示范基地”,开展统一收获、统一秸秆还田、统一耕地、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作业价格的“六统一”作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块分散是其发展首要制约因素

临邑县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很多,一是地块分散、面积小,不利于开展规模化生产。据了解,临邑县的耕地面积分散、狭小,影响机械的作业效率。孟寺镇是全县单一地块较大的乡镇,最大地块也不足5亩,而县城周边的恒源街道、邢侗街道、临邑镇等乡镇(街道),人均耕地少,每户只有几分地,大型机械的作业效率大大降低,而作业成本却居高不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土地 农业机械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