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十年跑赢33年 农机化加速现代农业进程


:孙红梅 刘小伟

十六大召开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辉煌十年,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201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有效缓解了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挖掘了粮食增长潜力,引领了耕作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规模经营,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八连快”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十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发生了哪些巨变,未来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就这些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

 

十年两跨越

中国农机化导报: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您认为,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宗锦耀:那就是两个历史性跨越。一个是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降至40%以下,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另一个是201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3%,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成功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实现了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二个历史性跨越。

中国农机化导报:请您用一组具体数据解读十年来农机化发展的速度。

宗锦耀: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4.8%,比2002年增加22.5个百分点,增幅超过之前33年总和,这样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其中,全国小麦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8%、86.0%和91.1%,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成为农机作业的新亮点,机械种植和收获水平分别达到26.2%和69.3%,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20.9和53.6个百分点,机收水平年均增幅达到6个百分点;玉米机收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收水平达到33.6%,比2002年提高了31.9个百分点。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中国农机化导报:在十年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除了机械化水平的迅猛提升,最让您自豪的是什么?

宗锦耀:最自豪的是我们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以“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十年来,我们通过科技创新使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部分“瓶颈”环节技术与集成问题得到解决,如大马力拖拉机研发取得明显进展,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装备基本成熟;通过农机化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使一些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应用范围逐年扩大。如农机深松整地、机械化秸秆还田、化肥深施、高效节水灌溉、水稻育插秧、玉米收获、高效植保、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挖掘了农业增产潜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通过创建农机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为实现农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求得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织载体,通过十年来的扶持,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17.1万个,农机专业合作社2.78万个。农机作业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农机跨区作业从小麦机收向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机械化收获及水稻机插等作业环节快速拓展。

应该说,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之路,在这条道路的引领下,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将不断提高,农机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生产农机具,农机服务组织在政府的政策扶持、技术指引下,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作业服务,最终实现让雇佣农机作业的农户在经济上获得更多收益,让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机户有利可图,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 水稻 农业生产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