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三代“麦客”一样情


徐春光 潘月文

“麦客”,原意是指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曾在中国北方小麦主产区流行的一种农民外出打工的方式,即每年麦熟季节,农民专门外出走乡串户,替人收割麦子。而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麦客们拥有了现代化的作业工具,因此,每年都有大量“麦客”驾驶收割机走南闯北收割小麦,他们有着更加帅气的名字——“现代麦客”。

“镰刀麦客”背影已远去

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徐宋社区的马建祥一家是典型的“麦客世家”。说起来很有意思,老马一家祖孙三代都是麦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麦收时节,马建祥就会腰上别一把镰刀,背上铺盖和干粮袋,远走他乡为别人收割麦子,是远近闻名的“镰刀麦客”。回忆起当年,马建祥感慨万千,“那时候,辛辛苦苦干一天,能挣上10元钱就很知足了。从早干到晚,浑身退层皮,第二天还得接着干。”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老马看到了农忙时割麦有市场,就用1500元买了台小四轮拖拉机,又花800元买了村里首台割晒式小麦收割机。当时机子少,割1亩地就能赚到7元钱。1991年,老马家盖起了3间砖瓦房,其中70%的花费都是马建祥割麦挣来的。

“俺家能有今天这样好的生活条件多亏了农机。”马建祥老人幸福地沉浸在回忆中。

提起收麦,面前这位年近七旬的老把式感慨万千,每年“三夏”抢收抢种,是老百姓最遭罪的事。三十几年前,没有拖拉机,更别提联合收割机了,群众收割小麦都是用镰刀,半夜三更摸着黑就下地,为的是把麦子早点运到麦场里。轧小麦得挑最热辣的天,还必须是晌午头,顶着烈日把麦子翻一遍又一遍,身上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那个时候轧场要套上黄牛,用石磙一圈圈地轧,一天也轧不了2亩麦。再就是起场、堆麦粒、扬场,麦糠尘土满天飞,迷得人睁不开眼,浑身像长了毛一样。遇上阴天下雨,看着满场垛起来的小麦,老百姓干着急没办法,等天晴了赶快晾场、摊晒小麦,累死累活过完一个麦季少说也得二十几天。“‘一个麦季脱一层皮!’这话现在年轻人都不理解了,可遭罪了。接着就是夏种,人连点喘息的空都没有。”马建祥老人说。

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借助党的好政策,富裕起来的农民买了拖拉机、机动三轮车,收麦、种玉米虽然省下不少时间和气力,可收种‘程序’还是一个也不少。前几年,有些农户购置了免耕播种机,连收带种也就三五天时间,人们不再为夏收、夏种而犯愁了。近几年,党的一系列好政策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尤其是购置大型农机具享受补贴的政策更让老百姓劲头足了。此时,腰包渐鼓的村民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在田里走一遭,麦粒就跑回家了,接着还有玉米播种机,从收到种也就用一天的时间,人们可以腾出更多精力从事副业生产。

“我年轻的时候做梦也不敢想,现在的农民成了‘甩手掌柜’,从种到收全靠机械化。想当年过‘三夏’‘三秋’凭的是力气、手艺、家什全,方圆十里八村都知道我是‘老把式’,可现在全用不上了。”谈起这些,马建祥老人感慨不已。

坐在老马旁边的老伴也乐呵呵地接过了话茬:“这不,俺老头子都这把年纪了,还种了100多亩麦子,连收带种一天的功夫就过了麦季,全靠机械化,俺庄户人摊上了好光景!”

驾着“铁麦客”向幸福出发

又到麦香沁脾的季节,马建祥老人的儿子马兆星率领他由十几台联合收获机组成的“跨区作业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千里挺进鄂豫交界的大别山腹地,拉开了又一轮“南征北战、西进东征”跨区机收作业的序幕。

十八年前,头脑精明的马兆星瞅准了跨区机收作业这个新的营生,拿出家里全部积蓄购买了一台上海—50型拖拉机配套了上海向明背负式小麦联合收割机,随后参加了诸城市农机局组织的联合收割机操作培训班,并掌握了联合收割机操作要领、机械构造、维修保养和作业市场行情。也就在那一年,诸城市第一次大规模组织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安徽等地开展跨区作业。“充电”后的马兆星首次“驾机”走出家门,开始了跨区域作业。河南驻马店,安徽临泉、肖县和省内枣庄、临沂一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当年收入近3万元,赚到了他跨区机收的第一桶金。首次出征马兆星就积累了不少跨区作业的经验,熟悉了安徽、江苏及鲁西南地区的小麦机收情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联合收割机 拖拉机 玉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