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顺义农机博物馆: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与碰撞


何苗

6月29日,下午5点14分。中国农机安全报社全体员工抵达了本次“七一”党日主题活动的最后一站,坐落在北京市顺义区的传统农具与近现代农机博物馆。

北京传统农具与近现代农机博物馆始建于2004年,由北京市顺义区农机服务中心组织建设。该馆展厅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厅外观众参与区1500平方米。馆厅内展示有我国古代及近现代手工农具、畜力农具、半机械化农具和现代化农业机械共300多件。有古老的木制手摇扇车,有牲畜拉的耠子,有脱粒机、扬场机,还有现代化的大型拖拉机、收割机、割草机等等;大的收割机要占几十平方米,而小的园田耕作机则可一人推走。

走进展厅,进入视野的“传统农具展区”的展品与门外的现代农业机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做什么用的?”“这在电视里看过哦”一些年轻的同志被这些古老的农具和畜力农具所吸引,纷纷上前仔细观看,并互相讨论这些农具的用途和功能。许多老同志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对这些传统农具进行仔细观察。他们有的小心翼翼地端起展品,认真地观察其中的细节;有的同志与顺义农机中心工作人员讨论这些农具的历史及其对农机工业的影响。

看过传统农具,一行人又走到“近代农具展区”。与上一个展区展品种类一致的特点有所不同,近代农具与现代机械两个展区的展品各自排成一列,相对摆放,留出一条通道让参观者浏览。望着这些展品,一时间,参观者眼花缭乱,仿佛在历史与现在的空间中交互穿梭,又生另一番趣味。

见我们正为展区如此摆放产品而困惑,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王振邦主动当起了“解说员”。“你们看,这个像吹风机一样的东西叫手动玉米脱粒机,是专门用于玉米脱粒用的,”王振邦又指着对面现代农业机械展区的玉米收获机说,“现在,农民用的玉米收获机就带有脱粒的功能。”

说罢,他又带领我们观看了用油漆刷着“一说二看三合闸”的小麦锥形脱粒机和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代替传统脱粒机的“丰收1100”脱粒机。这下众人才明白,原来,利用对比的方式,让参观者看到新老农机具的区别。王振邦说:“利用这种方式展览的目的,一是在展示现代农业机械先进性、安全性和易操作性的同时,也要让大家了解,很多先进农业机械都是从以前的手工农具和简易的农业机械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行人按顺序又参观了早期的链轨式和胶轮式拖拉机,也观看了四铧犁、开沟犁等机具。不知不觉,博物馆的参观之旅已经结束。历史专业出身的宋毅社长在总结此次活动时感慨地对大家说:“上世纪50年代,半机械化机具逐步推广。而今,看着各种先进的现代农业机械在农田中驰骋时,我们不能忘记是在党的带领下,农机行业才有如此的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 脱粒机 玉米 脱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