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迤岭
“十一五”期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农机化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农机工业蓬勃发展 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存量结构明显改善。到2009年底,全省农业机械原值达233.44亿元、总动力1950.16 万千瓦,同比2004 年底分别增长81.17%、20.73%;百亩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80.05千瓦,增长18.33%;机耕率74.79%,机收率75.13%,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8%,同比提高15.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机存量结构明显改善。全省拥有大中型耕作机械6931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3594台,占耕作机械和收割机总数比例分别由2004年的2.08%、5.09%提高到现在的3.51%和20.87%;全省拥有设施大棚35714.67 万平方米,农产品冷藏保鲜库80.53万立方米,机动喷雾机15.56万台,茶叶加工机械24.38万台(套),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22.25万台(套)。畜牧业、林果业、蔬菜、食用菌等新型作业、加工机械的应用也方兴未艾。农机工业蓬勃发展,产业带动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机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农机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一是农机产销两旺。全省现有农机工业企业5000余家(含配件生产企业),2009年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635亿元,比2004年增加33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500亿元,占78.7%。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机工业在整个机械制造业一枝独秀。二是六大优势产品引领全国同行业发展。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水泵、植保机械、茶叶加工机械、小型拖拉机及缸套、活塞、曲轴等农机配件,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首位,成为引领同行业发展的主导产品。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加快浙江省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围绕新型服务主体加强农机化管理农机社会化服务稳步推进,新型服务主体培育加快。伴随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机化服务主体培育加快,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开展以乡镇、村落为基础的统一服务,在机耕、栽植、植保、烘干、加工等作业环节推行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服务,扩大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质量,取得了显著效益。2009年,全省拥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4910家,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668 家,近5年累计完成跨区机收面积1335多万亩,实现收入6.8亿元,至少有6.5万农户凭借农机服务实现了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已经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农机服务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农机化管理切实加强,农机安全形势不断好转。2006年起,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省政府考核内容。围绕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组织开展了“平安农机”、“农机质量安全年”、“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等创建活动和“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拖拉机登记和驾驶证申领”、“农机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整治,有效夯实了农机化管理基础,推动和强化了农机安全源头管理。面对农机化管理职能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省农机局主动与省工商局和消费者协会联合开展农机消费维权监督站建设,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开展“公安驻农机警务联络室”建设,有效加强了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产品质量监管,预防和减少了农机事故发生。目前,全省已建立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机构54家,建立公安驻农机警务联络室(站)71个。 2009年全省共发生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944起,死亡273人,分别比2004年减少894起和119人。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1-1-30/232110.html
上一篇 : 山东花生联合收获创新示范项目取得突破
下一篇 :青海 农机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