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忠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1月21日,记者从农业部在重庆市召开的2011年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暨育插秧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十二五”将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个百分点,机械栽植水平每年提高4—5个百分点,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4.5亿亩,总产量超过1.8亿吨,种植户1.5亿户,约占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30%、粮食总产量的40%和农户总数的60%。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一可提高单产,采用机插秧,每亩比人工栽插可增产30公斤以上,如果我国机插秧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产1.35亿公斤;二可节约耕地,机插秧采用毯状秧苗,可大量节省秧田并提高育秧工效,与常规大田育秧相比,秧池田利用率可提高8—10倍;三可防灾减灾,水稻机械化收获可减少损失3%—5%,低温干燥可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四可省工节本,一般手工插秧1亩需要1.5个工日,而采用步进式插秧机和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作业只需要0.15和0.05个工日,分别提高工作效率10倍和30倍;同时机插秧每亩可节省30元左右,机械收获可节省20元左右。由此看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宗锦耀告诉记者,“十一五”以来,农业部高度重视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将水稻机收、机插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地加大推进力度。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预计新增稻麦联合收割机6.8万台,总量达到84.5万台,比“十五”期末增长了92%;新增插秧机约7万台,总量达到33万台,比“十五”期末增长了320%;全国新增水稻耕整地面积1600多万亩,水稻机耕水平达到85%;新增机插秧面积1730多万亩,加上机直播和机浅栽面积,全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20%,比“十五”期末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新增水稻机收面积2750多万亩,水稻机收水平突破了60%大关,比“十五”期末提高了26.5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8%。实践证明,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改变了数千年来手工栽插、收获的作业方式,引领了农艺制度深刻变革,实现了人畜力无法达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促进了水稻生产由“靠天农业”向“可控农业”转变、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宗锦耀透露,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当前粮食生产机械化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期间将以水稻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栽插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插秧机械化要通过政府支持,鼓励农户购买和使用插秧机械,加大育插秧技术培训力度,完善技术体系,搞好示范推广,以点带面,梯度推进;收获机械化要通过市场拉动,鼓励农机户、农机合作社提高装备水平,通过跨区作业和区域内规模化服务等形式,开展专业化的收获作业服务,提高机收作业效益,快速推进;植保机械化要大力发展高效植保机械,促进统防统治,提高农药利用率和病虫防治效果;烘干机械化要鼓励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购置先进适用装置,发展产地干燥技术。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重点是,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以田间集约化育秧技术为主,大力发展机械插秧,插秧机由手扶插秧机逐步向四轮高速插秧机发展;大力推广高性能联合收割机,逐步发展机械烘干;全区域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双季稻区在发展机收的同时,大力推进栽植机械化,重点解决双季稻晚稻机械栽插和深泥脚田联合收获难题;丘陵山区发展小型耕整地、插秧、收获机具为主,平原地区发展大中型机具为主。西南稻区以提高收获机械化水平为突破口,同时加强水稻栽植机械化培训示范推广力度,重点解决山地和小田块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问题,发展中小型耕整机械、手扶式插秧机械;推广分段收获技术,发展中小型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割晒机和脱粒机。北方稻区大力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努力提升收获机械水平;积极发展烘干机械,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东北稻区要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11-1-24/228572.html
上一篇 : 农机化管理司举行离退休老干部新春团拜会
下一篇 :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在重庆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