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更新提灌设施 做到未雨绸缪


杨鸿博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很多提灌设施早已年久失修,当地也对旱情准备不足,在抵抗和预防旱情方面,亦需要农业、农机和水利等部门的密切合作。不过,目前广大受灾民众最盼望的,还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3月25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张东兴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农机岗位专家,张东兴教授参加了由该技术体系组织的抗旱工作小组,南下四川省西昌市,进行了为期4天的抗旱考察工作。对于旱情给农业带来的影响,他深有体会。

“仅四川地区就有600万亩土地在等雨。”张教授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极端情况下,专家组建议当地出苗率在50%以下的地块及时毁种,改为种植一些生长期较短的经济作物。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或改种一些早熟品种。

“蔬菜等作物一般要60-70天一熟,早熟品种的玉米一般在80天左右一熟,低于普通玉米、小麦的成熟时间。”张教授说,“专家组针对玉米生产,提出地膜覆盖、坐水播种、育苗移栽、等雨强播等技术措施。不过即使这样仍会存在一定风险。如果干旱一直得不到缓解,收成依然无法保证。”

针对大旱,张东兴建议,旱区应该加大提灌设施投入,更新提灌设施,增强抗旱能力,尽量做到未雨绸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品种 育苗 一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