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北大荒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领跑者


    从拓荒者原始的锹镐、人拉犁,到现在的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飞机航化作业……黑龙江垦区农机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全,先后经历了开荒建场初期的艰难起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的发展壮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性跨越和进入新世纪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进程。毫不夸张地说,黑龙江垦区六十年开发建设的历程,就是一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

    曾经渺无人烟的北大荒,如今已建起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初步形成了以水利化、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当年的北大荒,如今已成为“中华大粮仓”。垦区粮食生产能力已由1978年的不到50亿斤提高到今年的363.6亿斤,比2005年增长了77.1%,粮食商品总量达339亿斤,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339亿斤商品粮是什么概念?它足以保证京津沪三大直辖市、人民解放军三军、港澳地区和藏青甘宁四省区的全部口粮供应。垦区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说:“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中,农机是主力军。现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跨越发展,北大荒农机更是主力军。”

    在中外农业发展的坐标系上,纵向:垦区代表着中国农业的最高水平,引领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是中国农机现代化的风向标;横向:垦区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标准化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农业大国比肩而立,已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三台“火犁”起家向着农机现代化疾跑

    1947年,解放战争的炮火还在几百公里外隆隆作响。6月的一天,一辆以木炭为燃料的汽车载着李在人、刘岑等18个人,从哈尔滨启程。此刻,他们去执行一个特殊任务:“党中央、毛主席要求,在东北根据地办一批粮食工厂,总结经验,培养干部,示范农民,为将来实现农业机械化做准备。”两人被任命为中国第一座“粮食工厂”——松江省国营第一农场(宁安农场前身)场长和副场长,他们携带的全部家当就只有2辆烧炭的汽车和3台日本开拓团扔下的旧“火犁”。

    6月13日,刘岑轰隆隆地开起“火犁”,在千古荒原上拉出了“东方第一犁”,共和国的农垦事业和农业机械化的篇章就此翻开。此后,通北农场、宁安农场、荣军农场和查哈阳农场等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相继建立,靠着日本开拓团丢下和从“白俄”接收的大犁等极少量机械起家,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1954年12月,前苏联援建的163个项目之一、以机械化为主要手段的友谊农场开始建设。友谊农场占地1888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场,因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场”。当时周恩来总理为友谊农场提出的任务是“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

    这一时期,中国的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1959年,中国制造的东方红—54履带式拖拉机在北大荒投入使用。1963年,国家把黑龙江垦区列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点,一次性将2000台国产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调拨给北大荒各大农场。中国终于有了初具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北大荒也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最早的实验示范基地。

    时间的指针转到1977年夏天,“文革”后重新走上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领导岗位的赵清景,在北京“世界先进国家农机设备博览会”上看到国外各种高性能的农机产品后,大为震惊:“过去总说垦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现在一看,我们的农机设备比人家落后了半个世纪。我们再也不能自欺欺人,闭关自守了。只有一条路,迎头赶上!”

    1978年,友谊农场和整个垦区又迎来了一次腾飞。历史再一次把中国农机现代化的“试验田”放在了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国家从美国迪尔和凡尔蒙公司引进62台套设备,把二队武装成世界一流的农业生产队。当年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创造了劳均生产20万斤粮食的劳动生产率,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1983年8月7日,邓小平同志来到五分场二队考察,肯定了中国农业加快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事实证明,引进国外农机不仅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起点。如今的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实验场,是世界农业机械“谁是天下英雄”的比武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粮食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化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