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营 纪红 谢尚子
今年春天,黑龙江垦区克服了倒春寒、干旱等诸多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确保在5月22日前将4069万亩农作物全部播在了高产期,其中,旱田、水田分别比去年提前3天和两天完成播种任务。如此高的效率离不开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支撑。60多年来,北大荒农机化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大大提升了垦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始终引领着中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方向。垦区引领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到2008年底,垦区拥有农机资产总值87.52亿元,净值64.7亿元,农机总动力达564.3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被誉为“中国农机化事业的排头兵”。今年,垦区计划投入10亿元,新增各类机械3万余台(件),使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是垦区农机化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1978年,率先引进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农机设备2台件,在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进行现代化农业试验。这一引进成为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85年,利用澳大利亚政府援建项目和自筹资金组建了农业航空站。目前,垦区农用飞机总数达到50架,拥有作业机场58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先后利用世行贷款、补偿贸易、“黑字环流”和日本政府两亿美元贷款等项目,引进大马力农业机械,建设了两个示范区、4个现代化农场、1个旱田机械化分局、100个旱田机械化生产队和100个水田机械化生产队。——2004年,启动了现代农业装备工程,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马力拖拉机、大型联合收获机和配套的具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机具,到目前已建立了200多个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区,使垦区农机装备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某些环节和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入新世纪,在提高旱田机械化水平的同时,重点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本实现了青贮饲料收获和牧草种、管、收的机械化,亚麻、白瓜籽和马铃薯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也有较快发展,产前种子清选和包衣、产后粮食处理加工机械化率都在95%以上。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采用先进农艺、科学技术的载体。垦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其中多数是通过以农机为载体来实现的。目前,垦区的农业机械力量,除了完成垦区现有4000万亩耕地的耕作任务外,还有为地方农村代耕4000万亩的能力,同时也具有到境外开发种地200万亩的能力。从农业机械化迈向农机现代化按照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作出的实施垦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未来实现粮食总产350亿斤的目标,垦区农机化发展将努力实现“一个转变”和“六个发展和延伸”,使垦区在跨越式发展中走出一条适合国情和垦情,具有农垦特色和追踪世界先进水平的农机化发展道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李俊表示:“一个转变”是指由传统的农机装备向现代农机装备的转变,也就是由现在的农业机械化向农机现代化转变。虽然近些年垦区装备了一大批先进的农业机械,但还没有达到所有耕地现代化农机装备的“全覆盖”,还有许多性能落后、机型陈旧的需要尽快淘汰。到2012年底,垦区农业机械的总动力要突破650万千瓦,农机化率达到98%,使垦区农机化水平保持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六个发展和延伸”,一是由旱田装备向水田装备发展和延伸。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是育秧要向集中统一和工厂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插秧要全部淘汰落后的传统插秧机;收获机要向大中型高性能和半喂入式发展;大量发展和装备水稻专用低温慢速烘干机,解决水稻脱水和晾晒问题;全部更新推广水田搅浆灭茬整地机;大力推广应用水稻钵育摆栽技术和钵育机插技术。到2012年,水稻生产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要达到98%以上。二是由粮食作物向经特作物种植机械化发展和延伸。三是由农业生产的产中向产前和产后机械化发展延伸。垦区需要大量的种子清选、精选、包衣、包装等加工机械,也需要大量的粮食产后清选、精选、烘干、包装、储存机械和设备等,需要大量的其它农副产品的保鲜、运输、加工和储存设备等。到2012年底,产前产后机械化率要达到90%以上。四是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机械化发展和延伸。畜牧业机械从今年起已经纳入农机补贴范围,今后要重点解决牧草种植和玉米青贮饲料收获、加工机械,解决奶牛挤奶、集中榨乳和储存机械,以及养殖粪便处理机械等。五是由地面机械作业向空中发展和延伸。垦区虽然已有50架农用飞机,年作业能力达1500万亩,但还不足,今后农用飞机总数要达到60架以上,到2012年,年作业面积要达到2000万亩。六是由垦区内向垦区外发展和延伸。要加快农机场县合作共建步伐,大力推进整村屯、整建制的田间作业生产全过程的托管和代耕服务。鼓励和支持农垦职工群众到农村承包经营土地。大力支持和发展与地方合作共建农机合作社。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09-8-5/230748.html
上一篇 : 农机补贴圆了山区农民的“铁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