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地震周年后记者重访灾区——希望,从废墟上升腾(图)


 

 

拖拉机在农房重建中发挥独特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灾后重建,尤其是农房重建过程中,拖拉机具有独特优势,发出了神奇的效果。农忙耕地,农闲搞运输,让震区农民对“铁牛”赞不绝口。

在绵竹市东北镇,黄金村的村民刘二喜告诉记者:“很多地方道路不宽敞,崎岖不平,汽车开进去很麻烦,但拖拉机在农房重建中最管用,在道路上穿梭自如,运输沙石、木材、钢筋等都能派上大用场。”

记者在绵竹市东北镇农机站门口注意到,基本每隔5分钟,就有一辆装载建材的拖拉机从马路上经过。

绵竹市农机局副局长尹华贵告诉记者:“为了鼓励农民购置拖拉机尽快投入农房灾后重建,绵竹市三月初就先期落实国家补贴资金1300万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使818户农户新购拖拉机818台及时投入家园建设。”

 

乐观向上的农机人精神

 

目前,绵竹和江油农机部门依然在临时地点办公,办公设施和环境都比较艰苦,但农机部门工作人员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中依然乐观积极,奋发向上,体现出了农机人固有的精神风貌。

据悉,绵竹市各乡镇农技站的办公用房设备配置已按每个站100平方米办公房列入当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并列入农业灾后重建先期启动项目。绵竹市农机局办公楼加固维修,市农机校、农机监理所、农机推广站、农机检测中心的恢复重建工程项目已进入设计规划立项阶段,计划到明年10月,全市农机系统将恢复正常办公条件。

江油市已在中央财政基金中落实资金466.2万元,各乡镇农机站的房屋灾后重建项目正在与有关乡镇联系,落实重建方案。局机关服务体系项目待市政府统一安排后确定方案。

 

亮点多,困难也不少

 

记者在绵竹和江油市采访获悉,虽然农机灾后重建过程中亮点很多,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为确保工程进度,农机部门往往需要租借车辆进行野外勘测和行业技术指导,需要抽借技术人员统归资料,相应的资料费、差旅费、交通费等费用开支增大。二是需要重建的提灌站、机耕道涉及面宽、数量大,部分乡镇对提灌站和机耕道灾后重建重视不够,援建资金安排额度较小。三是时间紧、任务重。比如,江油市第一批河南援建68处提灌站要求在2009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但个别乡镇的进度较慢,至今仍还有部分提灌站没有竣工投入提水。四是有些项目已出现重建轻管苗头,后续管理措施不到位。

针对这些问题,业内人士建议:一要加强竣工项目的管护,落实后续管护措施,建立完善管护责任和管护制度。灌溉面积较大的提灌站应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有条件的村建立机耕道养护队,民主管理,民主理财。二要减少审批环节,加快推进项目进度。提灌站、机耕道、农机场库棚等项目均属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且规模小,建议简化审批手续。三要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项目工作经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水稻 农业生产 组织实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