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实施保护性耕作提高抗旱能力座谈会”在京召开


:张桃英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数十年罕见的旱情、农业生产受到重大影响的紧要关头,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现出了蓄水保墒抗旱的突出优势。2月20日,“实施保护性耕作提高抗旱能力座谈会”在京举行,通过深入的探讨,寻求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的途径及策略。

据初步统计,2008年保护性耕作总实施面积4297.85万亩,节省用工约2.1~3.4亿个、节省灌溉用水17~25亿立方米、新增粮食56~168万吨、节本增收总效益大约36.2亿元,减少水土流失4300~8600万吨、农田扬尘84~168万吨、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166-364万吨。在推广保护性耕作的过程中,各地培训技术人员达61871人次、农民达826321人次,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转变了传统耕作观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河北省邢台市大曹庄农场,一块从种子、管理、施肥到浇水完全相同的麦地,却出现了苗情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采用保护性耕作地块里的小麦苗齐苗壮,长势喜人。据农场承包人郝全利介绍,保护性耕作由于作物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减少了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的蒸发,同时秸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等有利条件,越是在当前干旱、少雨的情况下,越能显示出这种耕作方式的优势。

在陕西省合阳县,保护性耕作地块也表现出了很好的保墒抗旱效果。0-20cm土壤含水率比常规田高0.6个百分点,20-40cm高0.7个百分点,200cm平均高出1.1个百分点,相当于每亩地多蓄水22m3,保护性耕作土壤含水率达到14%以上,为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提供了保障。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宪在座谈会上强调,保护性耕作具有蓄水保墒抗旱的作用,特别在旱作地区更能显示抗旱保收成的优势。做好保护性耕作效果对比监测工作可为科学研究保护性耕作提供基础数据,为推广保护性耕作提供技术支撑,为优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意义重大,希望大家把监测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做实做好。

今后,各级农机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保护性耕作的实施工作。一是强化培训指导。使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使农民会操作机具,掌握技术要领。二是完善技术模式。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完善适用于本区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组织农机推广、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进行联合攻关,发挥作物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和机构的作用,解决好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三是选好适用机具。结合实际做好保护性耕作机具试验选型工作,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积极参与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制改进,逐步确立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主推机型和产品。加大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质量跟踪监督工作,保护农民利益。四是提高实施质量。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管理经验,改进实施方法。加强监督检查,改进技术服务,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作用,确保实施规范。五是探索长效机制。继续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加强对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的培养,推进社会化服务,建立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长效机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作机具 总结 农业生产 温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